铅与铅对撞极限测试成功,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升级后犹如科学猛兽


铅与铅对撞极限测试成功,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升级后犹如科学猛兽


文章图片


铅与铅对撞极限测试成功,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升级后犹如科学猛兽


文章图片


11月18日星期五 , 联合科学家团队使用大型强子对撞机LHC进行了铅离子对撞试验 , 明年也会进行铅与铅对撞实验 , 本次实验为验证新探测器和新数据处理系统的性能提供了一手数据 。 今年7月 , LHC第三次成功运行 , 以13.6TeV的创纪录数据进行了质子与质子碰撞 , 而在上周五 , 科学家们进行了铅核循环对撞 。 铅核包含208个核子(质子和中子) , 在LHC中用于研究夸克与胶子等离子体QGP , 这是一种物质状态 , 其中基本成分夸克和胶子不局限于核子内部 , 而是可以在更大的体积上移动和相互作用 。
要完成实验目标 , 科学家们需要在超级质子同步加速器SPS中使用一种称为“动量滑移叠加”的技术 , 其中四个铅离子束以100纳秒的“滑移”间隔分开 , 这样就可以产生一批为8个的铅离子束 , 而每8个铅离子束又以50纳秒的间隔分开 。
【铅与铅对撞极限测试成功,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升级后犹如科学猛兽】该测试也是ALICE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 该实验是专门研究铅离子碰撞的LHC设施 。 ALICE设备在最近LHC关闭期间进行了重要升级 , 现在配备了几个全新的或重大改进的探测器 , 以及用于数据处理的新硬件和软件 , 新探测器在重建碰撞中产生的粒子的轨迹和性质方面提供了更高的空间分辨率 。 此外 , 升级的设备和升级的处理链可以以两个数量级甚至更高的速率记录全碰撞信息 。
其他实验也会进行全功率运行来调试新升级和新安装的子系统 , 以适应更高能量和50ns束间隔的新重离子环境 。 ATLAS测试了其触发器软件的升级 , 该软件旨在进行第三次增强运行时对重离子物理数据进行采集 。 特别是 , 科学家们测试了一种新的粒子轨迹触发器 , 该触发器旨在发现更大范围的“超外围碰撞” 。 CMS升级了其读出、数据采集、触发和重建链的几个组件 , 以充分利用高能铅与铅碰撞事件 。
LHC提供的铅与铅碰撞的填充物使CMS能够使用电子束调试整个系统 , 并对2023年重离子运行中可能需要进一步优化的区域进行定位 。 LHCb在新的极端挑战条件下调试了其所有的部件 , 其特点是粒子数量非常大 , 间隔也小了很多 。 除了铅与铅碰撞外 , LHCb还使用新的SMOG2系统以固定目标模式收集了铅与氩对撞数据 , 该系统是实验所特有的 , 旨在将惰性气体注入LHCb碰撞区域 , 用作二次填充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