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结果得看被带走的是哪种蚂蚁 。
对于大多数蚂蚁来说 , 其中一只蚂蚁被带到千里之外 , 找不着回去的路 , 它会很快死去 。
蚂蚁是社会性群体生活的昆虫 。 一只孤独的蚂蚁很小 , 几乎无法防御攻击 , 没有庇护所 , 并且在没有其他蚂蚁搜寻资源的情况下很难单独找到食物 。
一把蚂蚁群中平均有上万个成员 , 其中大部分都是工蚁 , 这样众多的蚂蚁数量该如何交流哪?蚂蚁不像人类有认知能力 , 况且它们的视觉也不发达 , 主要还是会通过气味交流达成共识 。 例如如果一只蚂蚁发现了食物 , 那么在它回家叫人的时候就会留下一路的气味 , 之后其它工蚁就会顺着这个气味去寻找食物 , 每次来回继续留气味 , 直到食物没有不再去了 , 气味逐渐消失 。
蚂蚁是集体生活的动物 , 它们的家族分类分工明确 , 由蚁后主导 , 依靠工蚁等团体辛勤工作 。 蚂蚁筑巢而生集体协作 , 对于体型较小 , 大脑简单的蚂蚁来说 , 群体组织是它们在地球得以生存的法宝 。 因此 , 蚂蚁内部群体之间的识别和交流是非常重要的 , 同一巢穴的蚂蚁会通过熟悉的气味来识别同类 , 利用信息素传播和交流信息 。
而碰到其他巢穴里的蚂蚁成员 , 它们也会快速识别出来 , 轻则驱赶 , 重则撕咬 , 甚至是发动起战争 。
蚂蚁也使用其他方式进行交流 , 不同方式的信号可能结合在一起 , 促进蚂蚁群体高效组织在一起觅食以及防御 , 每个种群都有自己特别的组织方式 ,
【一只蚂蚁被带到千里之外,会和当地蚂蚁合群吗?真相揭开,让人不敢相信!】无法在蚁群之间通用 。 大多数蚂蚁可以通过声音交流 , 它们用腰部的腹部相邻表面的平行细纹搓板摩擦 , 发出尖锐的吱吱声 , 昆虫学家称这种鸣声行为 。 蚂蚁也可以用膝盖来听声音 , 通过树叶、巢穴甚至地面来接收振动 。
信息素解释了这种常见的蚂蚁行为 。 蚂蚁喜欢沿着信息素气味最强的小径行进 。 蚂蚁在巢穴和食物之间走较短的路径比蚂蚁在较长的路径上走更多的路程 , 留下更多的信息素 。 因此 , 随着时间的推移 , 最短的路径具有最强的信息素气味 , 并成为首选路径 。 蚂蚁到了陌生环境 , 其他没有不能识别它的信息素 , 会把它当做猎物和入侵者杀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