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集资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 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并达到法律规定的数额和情节的行为 。 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单一犯罪客体(指侵犯金融管理秩序)不同 , 集资诈骗罪的犯罪客体属于复杂客体 , 它既侵犯了金融管理秩序 , 又侵犯了公私财产的所有权 。
我们一起来看看集资诈骗的构成要件 。
1、客体要件:在客体要件上 , 集资诈骗侵犯的是双重客体:
①侵犯了国家的金融管理秩序
集资诈骗的常见表现形式就是投资获利 , 往往会以高投资、高回报为宣传点 , 这种行为无疑破坏了国家正常的金融管理秩序
②侵犯了他人的财产所有权
这种集资诈骗 , 往往是一个大型的骗局 ,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诈骗 , 往往会导致“投资者”血本无归 , 侵犯了他人的财产所有权 。
2、客观要件: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 , 数额较大
①诈骗方法:
诈骗方法 , 就是指欺骗行为 , 表现为使受骗者陷入或继续保持(或强化)处分财产的认识错误的行为 。 只要某种行为足以使对方陷入“出资后会有回报”等认识错误 , 足以使对方出资 , 那么这种行为就属于集资诈骗罪中的诈骗方法
②数额较大:
数额较大是入罪门槛 , 诈骗集资款数额较大才构成集资诈骗罪 , 个人集资诈骗10万元以上、单位集资诈骗50万元以上就应当定罪处罚 。
3、主体要件:主体必须要能承担刑事责任
①年龄:
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主体 , 按照我国法律规定 , 承担集资诈骗罪的主体年龄应该在16周岁以上
②具有刑事责任能力:
指行为人有辨认和控制自己的能力 , 一般情况下正常人都是符合这个标准的 。 但是在出现疾病的情况下 , 例如精神病的幻想症状可能就不符合这个条件 。
4、主观要件: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这一点也是集资诈骗罪区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重要因素 , 想要判断是否有非法占有的主观故意 , 可以从以下三点来判断:吸收资金的手段、吸收资金的去向、行为人是否具有归还能力 。 【什么是集资诈骗罪?】
推荐阅读
- 78岁大爷,我无儿无女,存款只有8万,但晚年却过得人人羡慕
- 江苏淮安,男子在路边等人时,花400元买了4箱注了水的海鲜
- 骗取投资款2.8亿 被判无期徒刑
- 虚构公司有养殖场 男子集资诈骗获刑
- 大妈超市自助结账漏扫75元猪肉,店员将其拦下要求罚款2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