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上海这座寺庙“火了”,只因传统木构营造太美,游客纷纷来打卡

上海市|上海这座寺庙“火了”,只因传统木构营造太美,游客纷纷来打卡

文章图片

上海市|上海这座寺庙“火了”,只因传统木构营造太美,游客纷纷来打卡

文章图片

【上海市|上海这座寺庙“火了”,只因传统木构营造太美,游客纷纷来打卡】上海市|上海这座寺庙“火了”,只因传统木构营造太美,游客纷纷来打卡

文章图片

上海市|上海这座寺庙“火了”,只因传统木构营造太美,游客纷纷来打卡

文章图片

上海市|上海这座寺庙“火了”,只因传统木构营造太美,游客纷纷来打卡

文章图片

上海市|上海这座寺庙“火了”,只因传统木构营造太美,游客纷纷来打卡

文章图片


如今 , 大部分朋友在出去游玩的时候 , 都是为了一览祖国的大好山河 , 一睹古老建筑的“巧夺天工” , 并且拍摄美丽的照片 , 在朋友圈“炫耀”一番 。 今天呢 , 就为大家安利一个宝藏的拍摄地——宝山寺 。
宝山寺位于我国有“魔都”之称的上海 , 在这样一个充满现代化、高楼林立、无尽繁华的地方 , 却有着一处充满晚唐风格的建筑 。 说到唐朝大家脑海中会浮现出大唐盛世的绚丽多彩 , 大唐在人们心中是如此张扬、令人心驰神往 。 在这样一个充满现代化的上海坐落着一处晚唐风格的建筑 , 是不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 就好比前世今生 。 因此宝山寺也享有“上海最美寺庙”之称 。

一、宝山寺的由来

早晨 , 富有节奏规律的钟声 , 夹杂着清脆悦耳的鸟叫声 , 无疑是对我们灵魂的洗涤 。 寺庙中 , 飘出来的香烛味更是让我们的内心舒缓 。 看着这独特的寺庙 , 抚摸着这富有历史的砖墙 , 仿佛自己就是身处于那个大唐盛世之中......

明正德六年 , 那时候的宝山寺还不是一个寺庙 , 而是一处宅子 , 这户宅子的主人姓唐 , 也正应了这大唐的“唐” 。 光绪十五年的时候 , 其后人将它作为佛观 , 取名为“真武阁” , 这也是宝山寺的原名 。


真武阁主要供奉的是道教的神明 , 它的中庭则之前供奉的是佛像 。 随着时间的推移 , 朝代的更替 , 来到了清朝的光绪年间 , 将它更名为“玉皇宫” , 经过匠人们重新装饰整修 , 它有成为了一个佛寺 , 受人们香火供奉 。


1988年的时候 , 它再一次的更名为“梵王宫” , 同样经过一番整修 , 对其修复了围墙 , 重新建立了山门和厢房 。 又过了六年 , 又将其“梵王宫”改名为“宝山净寺” 。 直到2002年 , 将其“净”字去掉 , 才是我们今天所知的宝山寺 。 而现在上海的宝山寺是移地重建后的 。


二、祇园

是不是有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祇园 , 也没有了解过呢?祇园的名称出自“祇树给孤独园”的佛典 , 唐式园林顾名思义就是有着唐朝的风格 , 塔、阁、楼、台、水榭一齐构成这典雅 , 独具浪漫风格的祇园 , 而它最突出的就是那有着108个铜铃的金塔 , 是中国乃至世界近千年来第一座新建的七层纯木结构 , 仿唐楼阁式高层建筑 。

当你身处祇园中 , 周围的树木中点缀着花草 , 倒影在水中 , 波光粼粼;溪水碰撞着石头的声音 , 微风吹过 , 拂动108个铜铃的声音 , 交叠着 , 阳光透过树叶照到你的脸上 , 是不是一幅绝美的画面 。 在这里拍照一定是最美的 。


当你远离城市的喧嚣 , 来到此处感受自然的气息 , 你会在僧人的诵经声中逐渐洗去一身的疲惫 , 升华自己的灵魂 , 给自己一个无忧无虑的假期 。 世间的所有烦恼都抛掷一边 , 静静的在这一片雅静的园林中放松自己 。


三、名获大奖的寺庙

2011年 , 重建后的宝山寺 , 还是遵循唐代的技艺 , 采用全木结构建造 , 这也是唐代建筑一大特点 , 中国的木结构建筑凭借其独特的取材、巧妙的结构以及别具风格的造型艺术 , 在建筑界享有极高的地位 。 加上重建后的宝山寺融合了唐宋的布局、风格等 , 更是极大的呈现出古代建筑的古朴、沉稳以及壮丽的特点 。

如今社会的建筑缺少的正是这种手工 , 独具匠心的“灵魂” , 一座座的高楼大厦都是由冰冷的水泥和砖块加以混凝土堆砌而成 , 并不能代表中国的建筑 , 而更需要的是像宝山寺的建筑这样的结构 。


宝山寺获得上海市建筑工程“白玉兰奖”、中国建筑工程质量最高荣誉“鲁班奖” , 是因为中国传统的建筑思想以及匠心匠意的结合 。 宝山寺的结构是“伽蓝七堂制”的整体布局 , 中线上主要是大殿 , 大家一定知道五台山的佛光寺 , 宝山寺就是仿照这里的 , 大殿主要供奉释迦牟尼、文殊菩萨等佛像 。 东西两侧则是附属的殿堂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