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前几天 , 航天员陈冬、蔡旭哲成功完成了神舟十四号乘组的第三次出舱 , 5小时34分的太空行走过程中 , 除了搭好了从“问天”、“梦天”到节点舱的“天路”之外 , 还留下了许多空间站的外部画面 , 第一次为大家完整展现了三舱组合体的全景 , 真的是壮观极了 。 以前感觉我们的空间站还只是一艘大一点的飞船 , 现在终于有太空基地的感觉了 。 #真我10#\u0002
不过 , 这些壮观的画面虽然让人看得心潮澎湃 , 但还是略微留有一点遗憾 , 那就是仍不够清晰 。 除了因为上传网络压缩造出像素损失之外 , 最主要的还是因为它们是空间站的全景相机 , 以及太空机械臂的腕部相机拍摄的 , 画面与大家的期待仍有一些距离 。
不仅如此 , 很多人看到国际空间站的出舱照片 , 都有一个疑问 , 为什么他们的拍得那么清晰?答案很简单 , 就是西方宇航员出舱的时候 , 经常喜欢带单反相机 。 他们有一舱壁的单反 , 而且还都是很贵的单反 , 用它们拍摄的画面 , 自然是我们的工作相机所不能比拟的 。
看到这里 , 肯定有人会说 , 为啥我们的航天员出舱的时候 , 不带单反呢?你看陈冬的机械臂扶手上 , 都挂得满满当当 , 哪里还有空间去带单反上去?我们的空间站由于还处于在轨建造阶段 , 航天员每次出舱 , 带的工具和建造材料非常多 , 工作都被安排得满满当当的 , 单反相机体积较大 , 并不适合在此时和航天员一起出舱 。
我们其实也带了单反上去
不过比不了国际空间站 , 他们有几面“单反墙”
不过 , 我们还有一个选择 , 那就是使用比单反小巧得多的手机 。 从神舟十二号开始 , 我国航天员就带着手机上空间站了 , 它们不仅可以在拆“包裹”的时候扫码、天地通话 , 航天员还用它在舱内拍了不少瑰丽的太空照片 , 尤其以聂海胜、汤洪波拍得最好 。
我国空间站使用的手机
在太空中收快递也要用手机扫码
汤洪波用手机拍摄的照片 , 连地球的大气层都拍出来了
不要小看现在手机的拍照功能 , 它们动辄都是几千万像素 , 比如今年11月上市的真我10 Pro+旗舰级手机 , 甚至能够达到一亿像素 , 从技术角度已经吊打单反 。 它采用的三星HM6传感器、f/1.75光圈、6P镜头、以及最高支持输出9000*1200分辨率 , 而且通过In-sensor Zoom技术 , 可通过对传感器进行全采样 , 辅以多帧合成的算法优化 , 实现光学品质级的3X变焦效果 , 足以让它拍出史诗级的太空照片 。
当然 , 实话实话 , 即使是一亿像素的手机 , 拍摄出来的照片的质感 , 目前仍然是比不上两千万像素单反的 , 但手机也有一个单反很难达到的功能 。 比如真我10系列手机 , 采用了一种全新的九合一像素合成技术 , 支持NonaPixel Plus技术驱动的9-Sum Pixel Binning 。 在这个“黑科技”的支持下 , 它在低暗环境下 , 进光量比3Sum-3Avg的HM2传感器要大 , 能实现更强的夜景拍摄效果 , 夜晚拍摄更明亮 , 这意味着真我10系列手机能够破解一个困扰了大家很久的谜题 , 为什么航天员在太空拍摄的照片 , 都看不到星星?
为什么看不到星星?
【太壮观了!我国空间站三舱组合体动图欣赏,用手机拍会更清楚?】对 , 很多人看过航天员在太空拍摄的照片 , 都有一个疑问 , 为什么看不到星星?进而引发出认为这些照片是PS的、阿波罗登月是假的这些荒诞的观点 , 甚至还有人以为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都是假的 。 而实际上 , 造出这种困扰的局面 , 主要是因为太空中没有云层和灰尘的散射 , 能被阳光照到的地方 , 光线太强、前景太亮 , 导致相机过曝 , 而照不到的地方又太暗 , 传统相机的感光元件无法同时兼容这种高对比度 , 只能两者选其一 。
推荐阅读
- 朋友的重要性?研究发现:有亲密朋友的猴子有更友好的肠道细菌
- 航天新征程:一切准备就绪 静待神舟十五号乘组出征太空
- 神舟即将再踏空,出征前夕“两个规定动作”,为何引国内外瞩目?
- 在未来的几十年中可能会发生的事情,地球会有哪些变化?
- 人体大脑等同于宇宙?人类生活在高维生物的大脑里?列举相似特点
- 没有杨利伟!神舟十五号航天员最新:网友引用古文分析最终名单
- 细看我国月面科研站规划,嫦娥七号开始建造,还有月球核电站?
- 中国将建造太空发电站?24小时不间断收集太阳能,微波向祖国送电
- 空间站已建成,载人航天下一步往哪走?空间站与载人登月并行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