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检测】乳腺癌与来曲唑靶向药物基因检测临床应用效果案例( 二 )

≤6个月
>6个月
HR  (95%置信区间)
队列A
(n = 26)
(n = 94)
0.51  (0.29-0.89)
PFS事件
57.7%
79.8%
中位PFS
12.0个月
6.2个月
队列B
(n = 30)
(  n = 83)
0.72  (0.45-1.18)
PFS事件
76.7%
77.1%
中位PFS
5.9个月
5.6个月
相比之下 , alpelisib加来曲唑后的PFS与先前CDK4/6抑制剂治疗的持续时间之间没有相互作用(队列B) 。 总之 , 这些发现支持使用alpelisib加内分泌治疗作为在先前CDK4/6抑制剂治疗期间或之后疾病进展的患者的直接下线选择 。
基因检测序列与结果:ctDNA片段
另一项肿瘤致病基因鉴定及基因解码基因检测分析了BYLieve试验队列A和B患者基线生物标志物中治疗获益的潜在预测因子 。 分析表明 , 无论肿瘤基因组特征如何 , alpelisib与氟维司群或来曲唑联合使用都是有效的 。 然而 , 改善的PFS与

  • 低循环肿瘤DNA (ctDNA)分数 , 定义为<10%或检测不到
  • 基因检测结果为低肿瘤突变负荷(TMB) , 定义为<10个突变/Mb
  • 8号和/或11号染色体没有基因扩增 。
在队列C中 , 较低的ctDNA分数显着预测了更好的PFS结果 。 ctDNA分数较低的患者的中位PFS为16.7个月 , 而ctDNA分数较高的患者为5.4个月(HR , 0.31;p =.00052) 。
基因检测序列与位点:ESR1突变
肿瘤基因解码人员还评估了接受阿培利司(Alpelisib)加氟维司群/来曲唑治疗的患者的PFS与通过ctDNA检测到的ESR1突变之间的关系 , 发现队列A或C没有相互作用 。 相反 , 在队列B中 , 基因检测结果中ESR1突变呈数值趋势和更短的PFS 。 这些发现表明 , 当怀疑存在ESR1突变时 , 阿培利司(Alpelisib)加氟维司群治疗可能是HR阳性、HER2阴性、PIK3CA突变的晚期乳腺癌患者的首选 。
总之 , II期BYLieve研究的长期随访支持阿培利司(Alpelisib)联合内分泌治疗对基因检测结果HR阳性、HER2阴性、PIK3CA突变的晚期乳腺癌患者的持续获益 。 未来的BYLieve更新将提供对该患者群体中PIK3CA靶向治疗的进一步见解 , 包括临床和遗传生物标志物在个体化治疗中的作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