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我”与空域:“我”是什么?


意识“我”与空域:“我”是什么?


文章图片


因为精神具有不可捉摸的特性 , 就好似一个看起来存在实则不存在的空间一样 。 也就是我们会感觉“我”作为一个意识体是存在于某个如同物质世界的空间一般 。
那么这个空间其实是并不存在的 。 但是我们定义它存在 。 我们的理由在于 , 我们认为某事某物一旦要存在就必须依托于某个背景结构 。 比如 , 我们会认为 , 在纸上作画 , 画是依托于纸这种载体而存在的 。 我们在看到画的内容的同时 , 尽管我们没有说出来 , 但是我们还是会下意识地把这张纸也纳入到我们认识到的“画”里面去 。

一个巨大的背景 , 就好比一张巨大的白纸 。 二维事物依托一个如同纸一样延展着的无限的平面而存在 , 而三维事物则依托于一个延展着的无限的立体而存在 。 这两者的存在 , 都在反映其背后的存在 。
我是什么?
“我”又是什么?
我们说“扪心自问”的时候 , 我们是在问谁?在我们的意识深处 , 是否有着这么一个空间来涵纳所谓的“答案”?这个内在的空间 , 又是依托于什么样的载体来呈现其自身的?
退而言之 , 人类的常识无法去理解精神了 。 常识所理解的 , 是务必有一个本体一样的事物承担起一切事物 , 并使其得以展现自身 。 而我们所看到的精神 , 似乎并没有完完全全遵循着这样的“合理的”轨迹 。 我们内在的“我” , 似乎并没有处于任何一个载体之上 。
“空域”就这么诞生了 。
焦虑也跟着发生 。
“我”在哪里?我知道我的身体正处在某处具体的地点上 , 甚至我可以精确到某个东经北纬 , 借助xyz三轴 , 甚至可以用卫星锁定我所在的位置 。 然后我的意识体是否如此呢?

即便唯物论反复地认为意识只是大脑派生出来的功能 , 是一种从属 。 但是我们的感知觉体验却是明明白白地捏出了一个“空间”来 。 这个“空间”并不是大脑的派生 , 也不仅仅是大脑的派生 。 脑域的活动可以影响到生理情况 , 但是其为何能生产出意识 , 以及为何又与意识有紧密关联 , 这一点至今仍然悬而未决 。
我们时而感到自己落在实处 , 时而又觉得自己的意识不在此时此刻 。 也就是“心不在焉” , “魂不守舍” 。 那么在这个时候 , 我们是否假定了某个背景存在于我们的意识之后?就如同我们的意识好似一幅画作的内容 , 而这些内容也必然在某个“纸”上面显现一样?
【意识“我”与空域:“我”是什么?】如是如此 。 这个背景空间又会是什么?为什么我们假定了它的存在 , 而我们却是以一种常识性的默许的姿态去肯定它?这个名为“空域”的背景 , 又存在于何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