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近日 , 一个短视频上了热搜引发热议 。 议的是一位女性出家人对着镜头说 , 自己卖掉房子后没给年迈父母留下一分钱 , 也没给靠贷款上大学的女儿 , 而是裸捐588万元钱后剃度出家了 。 为此女儿与自己断绝了联系 。 她这次出来就是为了找女儿 。
“寒门学子”靠贷款上学就是受苦吗?
视频发出后 , 评论区像炸了锅 , 舆情几乎一边倒地指责母亲的错误 , 怜其女儿不幸 。 有骂她自私、不负责任、伪善的 , 有说她剥夺了女儿继承权的 , 有说她给佛门抹黑的 , 有指责她丧失伦理道德的 , 甚至有支持女儿与母亲断绝关系的…… , 各种评论五花八门 , 义愤填膺 。
有某媒体网站发文说:“女子裸捐 , 捐掉了人伦”“女子裸捐后 , 未尽到帮扶女儿学业的责任 , 险些剥夺了女儿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 , 一定程度上 , 也剥夺了女儿当前的幸福感 。 最终 , 导致与女儿关系失和 , 丧失了母女人伦 。 ”
请问 , 哪门子法律 , 哪门子道德说过 , 父母没有帮扶儿女完成学业就会“丧失母女人伦”了?
又有哪门子法律、哪门子道德说过父母的钱财必须留给子女了?
众所周知 , 子女年满18周岁后 , 父母就没有抚养义务了 。 既然完成了义务 , 也就尽了责任 。 虽然许多父母依然会勒紧裤腰带或砸锅卖铁帮扶成年儿女完成学业乃至一直为子女操劳到最后一口气 。 那是父母与生俱来对孩子的无私爱心与奉献 。
但如果将父母没有帮扶孩子完成学业 , 让孩子靠贷款上学 , 上纲上线到“丧失责任和人伦”来说 , 那无疑是对普天下为人父母者的道德绑架 。
应该说 , 在孩子成年后 , 父母有能力自然会帮 , 没能力时也只能袖手旁观 , 要靠孩子自己去打拼 。 父母对孩子的事大包大揽 , 有时不是爱而是害 。 “儿孙自有儿孙福”是一句至理名言 , 可惜没有多少父母能真正悟懂 。
而且 , 现在越来越多“寒门学子”依靠国家的“助学贷款”完成大学学业 。 资料显示 , 截至2022年11月 , 仅广东省就向21.25万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了2022年度国家助学贷款23亿元 。 贷款人数比增30.49% 。
无数贫困学生依靠贷款圆满完成学业参加工作 , 也还清了贷款 。 虽然孩子受点累 , 但也挺过来成了才 。
试问 , 这些“寒门学子”的父母是否都是“未尽到帮扶子女学业的责任”?是否也是“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子女的幸福感”?
若是 , 这些学子的父母们该情何以堪?若非 , 为何众口谴责这位裸捐母亲?要知道 , 她是卖掉房子才有了裸捐的588万元 。 假如她没卖房子呢?她的女儿不是同样需要助学贷款吗?
难道父母在帮扶子女与追求自己的理想 , 无法两全其美时 , 让子女稍有生活学习压力 , 吃点苦受点累 , 就是不负责任吗?子女就可依此认为父母自私而不认父母了吗?
可以说 , 网络上对裸捐母亲一边倒的指责不是帮助解决问题 , 而是在激化这对母女的矛盾 , 让女儿更加坚定 , 更加理所当然地怨恨母亲 , 甚至断绝母女关系 。 还可能会让一些目前依靠贷款或勤工俭学完成学业的“寒门学子”产生错误观念 , 认为自己父母没有尽到责任而心生怨气 。 这有利于社会和谐吗?这究竟在倡导什么样的道德观?什么样的伦理观啊?
裸捐 , 就是捐掉了责任和人伦吗?
【出家裸捐588万遭一边倒指责,是捐掉人伦还是道德绑架?】自古以来 , 中国就有“不留银钱于后人”的古训 。
在晚清 , 曾国藩坐拥三个省 , 但却不给家里多寄钱 , 而是把钱都捐了出去 。 他以“不留银钱于后人”为家训 , 一生崇尚寒学、勤学、好学的家风 , 令其后代在200多年后产生了240多位杰出人物 , 多是学者、教授等 。
在现代 , 有爱国大佬美誉的银行家庄世平老先生在临终前将自己创办的两家银行股权、2000亿的资产全部捐给国家 , 没有给子女留下一分遗产;还有长荣集团总裁张荣发公开宣示 , 要把个人约400亿新台币的财产在离世后全数捐做公益;更有湖南首善余彭年也是裸捐100亿港币家财而不留给子孙 。
推荐阅读
- 小伙全家打工凑51万元结婚,可令他万万没有想到结婚才33天媳妇就不回来了
- 漂亮女子为爱远嫁不要彩礼,遭抛弃后流浪街头,疑似精神异常
- “拉横幅放喇叭讨彩礼”小伙发声:全家打工凑51万元结婚,33天就分居!
- 婆婆把房给小儿子,找长子要5千生活费,儿媳:没义务帮你小儿子还贷
- 事件回顾:女子染着绿发去相亲,长相漂亮气质忧郁,红娘:她不要彩礼不要房
- 前妻主动求复合,要求前夫再掏7万彩礼,只为帮父母找回人前面子
- 河南驻马店,25岁男子李某为娶媳妇花了51万,没想到仅仅生活33天,双方就因感情不和闹到法院离婚
- 安徽:女子怀孕6个月被老公赶出家门,娘家弟弟来接,现准备引产
- 50岁岳母来女儿家养老,女婿态度鲜明:给了30万彩礼凭啥还要养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