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上海,朱某4200元先后买了6条中华烟,超市开具了发票】

上海 , 朱某4200元先后买了6条中华烟 , 超市开具了发票 , 但当时没有验证真伪 , 也没有进行标记 。 周某将其中的4条送给朋友后 , 经反馈 , 可能是假烟 , 给朱某退了回来 。
随后朱某拿着退回的4条烟 , 找到超市 。 超市对香烟是不是假的需要进行检测 , 便给朱某留下检测机构的地址和名称 , 建议朱某自己去检测 。
因检测问题 , 双方引发争执 , 只好报警处理 。 当晚 , 朱某带着4条香烟 , 跟着民警去了派出所 , 用报纸包裹后并在接缝处签名 , 已示封存 。 第二天 , 朱某带着封存的香烟去了消费者协会要求检测 , 经烟草监测站检测 , 认定朱某的4条香烟属于假冒注册商标的伪劣卷烟 。 由于和超市未能达成调解 , 朱某只好起诉到法院 , 主张退还4条香烟的货款2800元 , 并支付三倍赔偿8400元 。 超市认为 , 朱某在购买香烟后 , 转赠给过他人 , 又是一周之后来交涉假烟的问题 , 并不能证明鉴定的4条香烟就是超市销售的 , 不同意退货和赔偿 。 朱某为此提供了购买香烟的发票、4条香烟的实物以及鉴定结论等 , 但并未提供出4条香烟确定无误的是从超市购买的证据 。 而超市也没有提供证据证明朱某鉴定的4条香烟与卖给朱某的不符或者这4条香烟来自别处 。
法院面对这种情况 , 并没有武断的进行认定 , 而是认为超市作为专业经营者在销售高档香烟过程中 , 对于防止售假买假显然具有更高的防范意识以及更多的防范措施 。
一审法院结合现有证据 , 运用逻辑推理和日常生活经验综合进行判断 , 观点大致如下:
1、超市柜台装有监控 , 而超市表示监控录像因超过一个月的保存期限而无法提供 。 但朱某购买香烟到交涉香烟为假的期限间隔不足十日 , 双方还报警处理 , 超市称未保存监控录像故无法作为证据提供 , 这种辩称缺乏合理理由 。
2、超市辩称4条香烟从外包装是否具备验证码即可识别是否为超市所售 , 那么朱某在售后拿着4条香烟交涉时 , 超市足以当场确认是不是超市卖的 。
如超市明知或应知朱某拿的4条香烟并非其所售 , 则不会再建议去鉴定真伪 。 因此朱某陈述超市在确认是自己销售的香烟后才建议进行检测 , 具有更高的可信度 。
3、在买卖高档香烟时为防止售假买假 , 可通过当场验证防伪措施、在发票记明验证码等途径来防止此类纠纷 。 但超市并未采取任何此类防范措施 , 事后也未及时保存监控录像等证据 。 超市辩称4条香烟被调换仅是一种一般意义上的可能性 。
一审法院认为 , 朱某提供的证据已达到高度盖然性的证明标准 , 朱某在购买香烟前后的一系列行为符合一般消费者的合理表现 , 其主张4条香烟系超市所售明显具备更高的可信度 。 基于超市销售假冒注册的香烟 , 欺骗了朱某 , 构成民事欺诈 , 判决超市向朱某返还货款2700元 , 并支付三倍赔偿8400元 。 超市不服一审判决 , 提起上诉 , 二审法院与一审查明的事实一致 , 维持了原判 , 驳回超市的上诉请求 。 @荔枝看法案例中 , 超市虽对香烟的来源及真假持有异议 , 但超市在有条件保留监控录像的情况下 , 没有保留;在购物小票上可以记录香烟条形码的情况下 , 也没有记录 。 反而在朱某找上门后 , 以“商品立柜概不负责”的态度进行冷处理 , 甚至直接否认假的香烟不是自己销售的 。 市场上为什么假冒香烟这么泛滥 , 令人消费者防不胜防 , 除了违法成本太低之外 , 还有对经营者的管理力度太低 , 有太多的法律空子可钻 。
如果简单地适用《民事诉讼法》“谁主张 , 谁举证”的规定 , 朱某拿不出直接的证据来 , 显然这种官司是必输无疑的 。 但作为审判机关 , 法院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108条 , 经审查并结合案件的具体情况 , 确信待证事实的存在具有高度盖然性 , 可以认定4条香烟是超市卖的 。 对于消费者来说 , 买到假冒商品 , 自身的公平交易权和知情权受到了侵害 , 销售者构成民事欺诈 。 当然 , 销售假冒商品 , 还可能面临行政机关予以没收违法所得和罚款的处罚 , 以及商标所有权人主张侵权索赔的责任 。 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作为专门保护消费者的一部特别法 , 在第55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 , 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 , 增加赔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 。
推荐阅读
- 女子怀孕近7个月被丈夫施暴:别盯着远嫁和没领证,重点是打人了
- 怀孕近7个月被丈夫施暴,远嫁不是重点,女孩记住不要未婚先孕
- 父母面对困境的态度,决定孩子的未来
- “希望爸爸早点死!”5岁男童临终前生日愿望曝光,网友却称:这一点也不过分?
- 远嫁女子孕期遭家暴娘家上门接人
- 安徽一女子新婚怀孕后近7个月被丈夫施暴,且两人还未领证。
- 家庭暴力受害人证据收集指引
- “太气愤了!”近日浙江舟山,一远嫁女子怀孕近7个月被丈夫施暴
- 浙江:女子被家暴忍气吞声,未婚先孕怀了7个月,婆家补偿1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