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女子连续3天烧红瓦片投进浴盆,“孩子盗汗,老人教的”


广西南宁,女子连续3天烧红瓦片投进浴盆,“孩子盗汗,老人教的”

文章图片


广西南宁,女子连续3天烧红瓦片投进浴盆,“孩子盗汗,老人教的”

文章图片


广西南宁,女子连续3天烧红瓦片投进浴盆,“孩子盗汗,老人教的”

文章图片


广西南宁,女子连续3天烧红瓦片投进浴盆,“孩子盗汗,老人教的”

文章图片


广西南宁,女子连续3天烧红瓦片投进浴盆,“孩子盗汗,老人教的”

文章图片


广西南宁,女子连续3天烧红瓦片投进浴盆,“孩子盗汗,老人教的”

文章图片


广西南宁,女子连续3天烧红瓦片投进浴盆,“孩子盗汗,老人教的”

文章图片


广西南宁,女子连续3天烧红瓦片投进浴盆,“孩子盗汗,老人教的”

文章图片


“三天不打 , 上房揭瓦”中 , 调皮孩子揭的瓦片 , 没想到还有这样奇怪的用途 。
如今 , 城里长大的孩子 , 亲眼见过瓦片的都少之又少了 , 农村地区的孩子也几乎再没有了“上房揭瓦”的乐趣 。
瓦片 , 随着时代发展 , 也已经逐渐被各种新型建材所取代 。
与之一同消失的 , 还有关于瓦片的各种“民间传说” 。

广西南宁一女子 , 发现她家里孩子盗汗严重 , 听了村里几位老人的建议 , 烧红了瓦片投到孩子的洗澡水里 , 一时间引发众多网友好奇 。
有些当地人称 , 自己小时候也洗过这样的“瓦片澡” 。

实践出真知人类诞生几百万年 , 而使用文字的历史不过几千年 , 余年总在想 , 在这漫长的人类发展史上 , 老祖宗们的生存智慧到底是如何流传下来的?
靠基因记忆?还是靠口口相传?亦或是靠不断实践?
最近网络大火的“恐怖童谣”毒蘑菇之歌生动地诠释了答案 。
这首歌大概这么唱的:
红伞伞白杆杆 , 吃完躺板板 ,
躺板板 , 睡棺棺 , 然后埋山山 。
埋山山 , 哭喊喊 , 亲朋都来吃饭饭 。
吃饭饭 , 有伞伞 , 全村一起躺板板 ,
可见 , 基因记忆指望不上 , 口口相传效率太低 , 要证实一件事 , 主要还得靠实践 。

烧瓦片的女人广西南宁 , 一位年轻妈妈最近很焦虑 , 她的孩子疯狂出虚汗 , 哪怕睡着了也湿一大片 。
身在山区出行不便的她 , 决定试一试村子里老人们的建议 , 烧瓦片给孩子洗澡 。
她找到一处废弃的老房子 , 取下瓦片之后 , 开始了实践 。
第一天 , 她将一片瓦放在了燃气灶上烧了一会 , 夹起来放到澡盆里 , 随着瓦片遇冷发出的呲呲声 , 水温也随之升高 , 瓦片刚一拿出来就碎了 。
用这个水给孩子洗了第一次澡 , 但并没什么效果 。

第二天 , 有人告诉她 , 瓦片是分“阴阳瓦”的 。
凹面朝下的 , 叫“阳瓦” , 吸收日月之精华 。
而凹面朝下的 , 叫“阴瓦” , 负责下雨流水 , 这个不能用 。
女子又跑去取了符合要求的“阳瓦” , 拿回家烧了一通 , 给孩子洗了澡 。
然而还是不大见效 , 她有点怀疑了 , 这时村里老人笑了:
“你搞错了 , 不能用燃气烧 , 只能用柴火烧” 。

第三天 , 女人备足了劲要一次成功 。
不仅选用了“阳瓦” , “柴火烧” , 还往水里加了点盐 。
老人们建议加柚子叶或桃树叶 , 一时没找到 , 就换成了盐 。
连续三天的“烧瓦”实践 , 已经让女子的技术炉火纯青 。

余年看法总有人盲目喜欢尝试各种“土方” , 其实也不难理解 , 因为很多民间口口相传的“秘钥” , 都不用花钱 , 还“效果明显” 。
“如果没起效果 , 那一定是你的哪个环节搞错了 。 ”
但这件事里的妈妈 , 未免有些草率了 。
且不说操作过程中瓦片烧裂烫伤的危险 , 光是瓦片扔到洗澡盆里那乌漆嘛黑的杂质 , 就让人心里犯嘀咕 。
这到底是给孩子洗澡还是给孩子上色?

其实 , 余年个人认为 , 这个烧瓦片做洗澡水 , 并没有什么神奇 。
第一 , 关于出汗问题 。
中医里就有“夏天不出汗秋成风疟”的说法 , 现在可是数伏天 , 出汗本是正常现象 。
而且小孩子汗腺本来就没有完全发育好 , 局部出汗过多也很常见 , 比如头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