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车时代,一家智驾Tier 1该有哪些核心支柱?( 二 )


拿下40+主机厂、上百个车型定点 , 也不难看出福瑞泰克提供的产品以及方案 , 和它面向的车企品牌 , 是非常多元的 。 从这个产品布局上 , 当前福瑞泰克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服务大众市场的车型上 。
创始人兼董事长张林告诉我们 , 「目前行业内的一种趋势是堆砌硬件和算力 , 这样的方案对数十万甚至百万元级的车型有它的价值 , 但20万元以下的车型占到整体市场销量的80% 。 为这些更广泛的大众提供什么样的方案 , 用更小的算力、更精细的方式 , 在同样场景实现同样功能和性能体验 , 这是我们思考的重点 。 」
要同时满足40多家车企对辅助驾驶产品的需求 , 光提供性价比还不够 。
福瑞泰克CTO沈骏强认为 , 「我们和不少客户保持深度合作开发模式 。 每个主机厂的需求都不一样 , 需要在坚实的基础上量体裁衣 , 因地制宜 。 数智底座使得我们在不同主机厂的合作中游刃有余 , 提供所需要的技术和工程化服务 。 」
沈骏强提到的强大的基础 , 与车企合作的中台能力 , 就是ODIN平台 。
很大程度上 , 围绕ODIN所打造的平台化的技术、方案和工程能力 , 是福瑞泰克在短短几年内快速崛起 , 成为行业内占据重要份额的智驾供应商的关键 。
3. 详解ODIN数智底座四大支柱3.1 传感器
视觉感知 , 尤其是前视摄像头 , 是这波辅助驾驶功能普及最重要的推动力 。
福瑞泰克在2018年底就量产了第一代前视摄像头产品FVC1.0 , 并且在当年的量产车上拿了C-NCAP的满分 。 目前第二代产品FVC2.0/FVC2.1已经量产 , 第三代产品FVC3即将量产 。
FVC1.0、FVC2.0/FVC2.1 单V或者融合前雷达 , 支持L2辅助驾驶全功能的量产 , 并且有不错的性能表现 , 这条产品线是福瑞泰克重要的基本盘 。
内部一位摄像头产品线的负责人告诉我们 , 目前光前视摄像头 , 他手上就有100多个车型项目 , 并且还在「迅速膨胀」 。
向下 , FVC2可以支持10万元级车型的量产 , 向上FVC3可以支持到25万元级的车型 。
福瑞泰克从前视一体机的设计、制造和交付 , 深入到传感器定义的细节 。
比如自研的摄像头模组 , 配合自研的标定算法 , 对图像进行高度拟合还原 , 可以提升识别精度;模组在设计时 , 充分考虑了温度对材料的影响 , 确保定焦时有较高的清晰度;在滤光片上 , 利用旋涂工艺 , 消除鬼影、优化光斑 。
FCV3还集成了时下高配的800万像素摄像头 , FOV开角更大 , 可以在高时速下更好的识别到近距离的Cut-in , 可以在较长距离车道线缺失的情况下优化LCC的体验 , 通过大弯道时也会更稳;800万像素前视对AEB功能也会有大幅提升 。
除了摄像头之外 , 福瑞泰克也涉足4D毫米波雷达的研发与制造 , 除了成本更低 , 获取更丰富的原始数据外 , 传感器依据智驾的场景和软件需求进行针对性定义和优化 。 相比激光雷达 , 福瑞泰克在传感器的路线选择上 , 更倾向在软硬结合基础上 , 深挖视觉和毫米波雷达的能力 。

这是福瑞泰克的第一个技术支柱 。
3.2 域控制器
前视一体机是当下 , 域控制器是「肉眼可见的未来」 。
随着辅助驾驶功能向高阶发展 , 算力需求变大 , 算法运行的载体从前视一体机变成了集中式架构下的域控制器 , 这是福瑞泰克的第二个技术支柱 。

福瑞泰克 ADC20
除了上面提到已量产的ADC20 , 接下来福瑞泰克还有若干更高阶的产品:
· ADC25 , AI算力37 TOPS , 可接入10V5R , 可以实现部分城区辅助驾驶功能;
· ADC28 , 264 TOPS , 支持城区NOA的L2.9方案;
· ADC30 , 448 TOPS , 可接入11V5R3L , 支持L3级自动驾驶方案 。
其中ADC30将具备完整的感知、电源以及通信链路的冗余 , 真正按照对应的功能安全要求迈向L3高阶自动驾驶 。

福瑞泰克 ADC30
3.3 算法
在自研传感器和域控制器基础上 , 福瑞泰克通过全栈算法与车企联合开发 , 定义各自的辅助驾驶系统 , 这是其第三个技术支柱——算法 。
视觉感知和4D毫米波雷达的融合 , 是福瑞泰克的一大技术特色 。 福瑞泰克目前已经实现了业界先进的BEV、Transformer等技术应用于视觉和毫米波的融合感知 。

在路线选择上 , 福瑞泰克是从简单向复杂系统向上演进 。
与L4技术公司降维量产相比 , L4在整个技术架构上强依赖激光雷达 , 去掉激光雷达之后 , 一部分厂商的系统表现会受到较大影响 。 而福瑞泰克是将激光雷达作为一种可插拔的方案 , 激光雷达故障失效之后仍可以稳定运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