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车时代,一家智驾Tier 1该有哪些核心支柱?


智能车时代,一家智驾Tier 1该有哪些核心支柱?


文章图片


智能车时代,一家智驾Tier 1该有哪些核心支柱?


文章图片


智能车时代,一家智驾Tier 1该有哪些核心支柱?


文章图片


智能车时代,一家智驾Tier 1该有哪些核心支柱?


文章图片


智能车时代,一家智驾Tier 1该有哪些核心支柱?


作者 | 德新
编辑 | 于婷

继今年在国内重磅车型上完成基于域控制器的行泊一体国产NOA方案量产后 , 本周福瑞泰克再迎好消息 , 官宣完成近亿美金B轮融资 。 本轮由混沌资本领投 , 上汽恒旭、北汽产投、TCL实业、陕汽、光大永明、桐乡金桐、翱鹏资本跟投 。
加之近期纵目科技提交科创板IPO申请 , Mobileye也在上月重新登陆美股市值超200亿美元 。 种种信息都告诉我们:辅助驾驶 , 尤其高阶辅助驾驶迎来爆发式的量产增长期 。
假如2021年 , 你要买一款带有不错辅助驾驶功能的车型 。 除了30万元上下的特理蔚鹏 , 可选项还很少 。 但短短一年后 , 车型的选择已经大幅增加了 。
辅助驾驶车型大幅丰富背后 , 是自主品牌的进击 , 更是国产智能驾驶供应商快速走完了从0-1的验证 , 迈入大规模量产的新阶段 。
1. 国产NOA方案首发 , 实现从概念到量产跨越NOA导航辅助驾驶 , 正在成为车企在智能化新阶段发力的重点 。
数据显示 , 今年1-9月国内前装标配搭载L2级辅助驾驶的乘用车上险量为395.19万辆 。 其中 , 搭载NOA导航辅助驾驶的车辆上险量14.99万辆 , 同比增长132.04% 。
NOA导航辅助驾驶功能最早由特斯拉推出 , 蔚小理等新势力品牌迅速跟进 , 尤其小鹏P7、P5 , 将NOA导航辅助驾驶拉到了20万元级车型 。 自主品牌也在不断强化辅助驾驶的架构设计和功能定义 , 加速本土供应商的前装导入 。
过去一年 , 一个明显的趋势是 , 国内车企在高阶辅助驾驶的前装导入 , 已经大幅快于国际车企;本土供应商深入到原本外资供应商主导的L2、L2+量产的腹地 。
以福瑞泰克为例 , 这家成立6年的智能驾驶科技公司 , 在今年Q4实现了基于自研域控制器ADC20的行泊一体NOA方案量产 。 方案包括国产辅助驾驶芯片、域控制器与软件算法 。 这个项目也是国产全栈式方案 , 首次实现NOA导航辅助驾驶以及行泊一体的量产搭载 。

量产车的售价在20万元以内 , 能够实现如此高性价比的高阶辅助驾驶方案量产 , 与精细化的工程实践密不可分 。
ADC20 总AI算力13 TOPS , 方案接入了6V5R的传感器配置 , 包含1个800万像素前视、4个300万像素环视、1个200万像素后视 , 加上前雷达与4个角雷达 , 能够实现高速NOA、HPA记忆泊车、影子模式等高阶功能 。
行泊一体的第一个难点是传感器的复用 , 即把泊车的环视感知用在行车功能里;第二点是行车和泊车之间大量的分时和复用策略 , 对算力管理有相当大的挑战 。
基于6V5R的感知硬件 , 福瑞泰克不仅单纯把行车和泊车做在了同一套硬件上 , 还复用了在泊车中用到的环视摄像头 。 环视摄像头的作用 , 不只是传统意义的泊车或360°感知 , 它同时被用于行车过程的目标和车道线检测 。 这一架构不仅是物理意义上的“行泊一体” , 而是真正从软件架构上 , 融合复用行车与泊车系统 , 做到了系统级的高效 。

在这样低成本的域控制器上 , 可以实现高速和城市高架的NOA功能 , 媲美一些新势力车企硬件配置更高的方案 , 是了不起的量产突破 。
2. 40+车企、上百个车型定点背后ADC20属于福瑞泰克内部打造的数智底座平台ODIN 。
ODIN1.0下的第一款产品ADC20 , 配合6V5R + HDmap , 可以实现NOA与行泊一体;
ODIN 2.0下 , 高算力域控ADC X将配合自研12V5R传感器与1-3个Lidar , 能够实现高速+城区+泊车点到点的一站式智能驾驶 。

这个月随着ODIN平台发布亮相 , 福瑞泰克同时公布了最新的量产成绩 , 量产规模令人羡慕 。 其目前已经定点超过40+主机厂 , 正在进行和即将量产的车型项目超过上百个 , 每年的量产搭载量超过100万套 。 其中 , 合作的乘用车品牌包括一汽红旗、东风、长安、北汽、上汽通用五菱、上汽大通、比亚迪、吉利、领克、极氪、问界、哪吒等销量强劲的明星品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