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元宇宙:理想与现实( 三 )


6、配备个人健康管家 , 循证公共卫生范式升级
实现高质量医防融合是推进“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的关键 。 然而 , 不少国家的疾控与医疗系统是相互独立的 , 两者在资源配置、专业人员等方面仍未有效融合 , “治病”与“防病”割裂的现象普遍存在 , 而健康元宇宙的出现为两者深度融合创造了诸多可能性 。
一方面 , 对个体健康状况进行实时监控 , 通过深度学习技术 , 对上传至元宇宙的体征数据、医学影像、临床数据进行自动识别 , 判定患病风险 , 并在生物芯片支持下模拟人体运作 , 生成健康报告 , 提供健康促进(如体育健身运动)、就医治疗建议 , 从而实现全方位个性化的健康管理功能 。 例如 , 通用电气和斯坦福大学医学中心合作开发的健康数据分析平台Evidation Health , 通过分析可穿戴设备量化用户行为 , 自主生成健康管理策略 , 并为医药企业和研究机构提供真实有效的临床数据 。
另一方面 , 生命健康数据、真实病历、技术知识的累积和智能头显设备的普及互联 , 为多模态大数据分析——挖掘病人基本体征、既往病历、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环境之间的潜在联系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 有助于全面厘清疾病流行分布演化规律 , 准确预测全人群层面的疾病流行趋势 , 也即 , 未来的循证公共卫生工作将不再需要通过传统实地调查手段获取疾病数据 , 而是与基于元宇宙的个体健康管理功能进行协同配合 。
7、赋能医药产品研发 , 大健康产业链深度优化
元宇宙及其基底技术可应用在医药产品研发活动中 , 例如 , 美国Exscientia公司运用大数据技术加速了早期药物开发 , 被认为是世界首家实现了靶点搜寻、早期药物研发、实验设计、对象选择、临床处理等药物研发全过程AI辅助自动化的公司 。 随着健康元宇宙的到来 , 通过耗费大量时间、人力 , 集中投入临床研发试验以创造重磅新药的时代即将落幕 。
加入元宇宙的生物制药公司将从根本上革新其研发和商业经营方式 , 风格更为趋近于激进的互联网企业 , 而不是注重风险、进展缓慢的保守生命科学公司 。 届时 , 传统医药产品研发模式中存在的周期长、制造精密度低、成本高、成功率低等难点将得到有效破解 。 此外 , 在元宇宙中提供大健康产品和服务也正逐步变为现实:美国CVS药局是第一家在元宇宙销售药品 , 并提供营养咨询等非紧急健康服务的企业 , 已向行政部门申请在元宇宙平台中使用的药房和健康诊所注册商标;墨西哥Merz Aesthetics是该国领先的医美公司 , 已宣布建立元宇宙医美实验室;土耳其知名保健品企业Kampotu推出的Voonka e-PWR成为全球首个在元宇宙发布的保健产品 。 可以预见的是 , 元宇宙中的大健康产业生态将化繁为简 , 不再拘泥于推陈出新、制造需求 , 过去以药物、保健品消费为中心的市场需求模型也将逐步向以分散化、开放式数字康养消费为中心的模型过渡 。
当然 , 迈向元宇宙之路漫漫 , 现有案例远非理想形态 , 健康元宇宙仍面临准入规则、责权认定、患者隐私、数据安全、游戏化危机、心理危害、寡头垄断、技术可靠性等重重挑战 , 今后仍需强化对元宇宙诊疗环境安全、个人信息安全、治疗行为责任等方面的研究 。 健康元宇宙更不会替代传统医疗模式 , 虚拟与现实的深度融合(hybrid virtual service)将是未来医疗卫生服务的主流 。 不过 , 相信在不久的未来 , 健康元宇宙将毫无疑问成为元宇宙建设的优先领域 , 推动医疗健康服务的去中心化 , 引领全球卫生健康系统开展深刻的数字化转型甚至颠覆 。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战略方向与动力机制研究”阶段性成果 , 项目批准号:21ZDA104)
来源:光明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