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王培刚 (武汉大学人口与健康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邓世康(武汉大学人口与健康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 , 人们普遍认为“健康等于不生病” , 获取医疗服务也是维持健康最常见的途径 , 表现为患病后实地前往配置有医疗器械、医疗人员的机构就医 。 然而 , 随着医疗卫生市场化规模的扩大 , 一方面 , 医疗卫生资源加速向发达地区集聚 , 空间、人群健康不平等现象凸显;另一方面 , 在人口老龄化、诱导消费等主客观因素共同作用下 , 医疗卫生费用不合理增长加剧 , 对个人、社会及政府造成沉重财务负担 。 即便是“互联网+”技术 , 也不过实现了“以药养医”“以医护健”传统模式向信息平台的延伸 , 健康不平等、医疗费用高企等问题仍在持续 。
近年来 , 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工智能(AI)、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区块链、非同质化货币(NFT)技术的进步 , 元宇宙开始受到广泛关注 , 新冠肺炎疫情更是加快了这一趋势 , 在大流行期间 , 一些服务被证明完全可以在虚拟世界中运行 。 元宇宙是平行于现实世界的虚拟世界 , 再现了可以不计时间、地点、体能的沉浸式社会环境 , 被认为是下一代互联网的基本形态 。 全球最大会计师事务所德勤提出 , 通过连接虚拟与现实 , 元宇宙将重构医疗卫生体系 。 知名咨询企业麦肯锡指出 , 元宇宙在健康医疗领域的应用已具雏形 。 构建基于元宇宙的数字健康服务生态 , 将有望解决健康服务各业态环节中的痛点 , 促成共建共享、全民健康的实现 。
1、突破就医时空阻隔 , 政府卫生职能率先植入
长期以来 , 医疗服务水平与特定的地区、机构、人员高度绑定 , 分级诊疗制度建设仍面临优质医疗资源总量不足且难以下沉到基层 , 城乡、区域之间分布不均衡等问题 , 患者为获得高质量医疗服务所需等待的平均时间变得更长 。 即便是现有的线上问诊平台也仅限于通话或离线留言 , 难以让医患双方进行面对面有效沟通 。 对此 , 元宇宙中的医疗机构可通过建设VR远程接诊等功能优化就医过程、完成线上分流 , 患者不再需要克服各类困难去往医院就诊 , 大幅缩短患者等待、检查时间 。
日本顺天堂大学和IBM合作开发了“顺天堂虚拟医院” , 上线预约、问诊、支付等业务;总部位于荷兰和阿联酋的Aimedis公司则推出了开放式的“健康城市”元宇宙平台 , 其他机构也能在虚拟城市租用或购买土地、开设诊所 , 新加坡MetaHealth公司已确定加入;印度海得拉巴的雅寿达医疗集团已在元宇宙公共平台Decentraland申请虚拟土地并建立诊所 , 有望明年正式对外服务 。 在医疗部门自行建设或加入成熟平台的同时 , 政府部门也没有驻足观望:阿联酋国家医疗服务体系(EHS)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元宇宙医疗保健平台 , 并在本年度阿拉伯卫生会议上展示了测试版本;印尼政府推出了元宇宙平台MetaNesia , 为民众提供包括在线健康咨询在内的社会服务;韩国首尔计划用四年时间完成元宇宙市政府建设 , 开放教育、旅游、卫生等公共服务 。 在政府引导下 , 未来部分医疗保健服务将从“医院”转移到“客厅” , 由医护人员的AI替身负责与患者实时互动 , 线下诊疗仅限于紧急情况 , 家庭医生、非必要不进院成为常态 , 不再需要大兴土木扩张医院 , 实体医疗活动的碳排放减少 , 助力加快碳中和进程 。
2、复刻数字孪生形态 , 手术治疗操作风险降低
在避免伤及人体其他部位的同时 , 准确定位并去除病变是传统手术的主要难点 , 无论是术前方案准备还是术中操作 , 只要有些许失误 , 都有可能酿成差错 , 危及患者生命 , 甚至引发医患冲突 。 相反 , 如果能事先复刻实时反映真实人体在生理、心理等各层面状况的虚拟人体 , 并用于手术前的方案模拟和手术中的精确指引 , 都会大大降低实际操作的失误风险 。
健康元宇宙离不开对万事万物的数据化 , 基于真实个体的生命体征、基因序列、既往病史构建的数字孪生体(Digital Twin)也不例外 , 美国Q bio公司已经能够利用智能穿戴设备检测数据、就医用药史等信息 , 在云端建立数字模拟患者 。 据此 , 医生得以在手术过程中进入虚拟患者的身体 , 对器官部位进行高精度操作:加拿大Marion Surgical、美国Vicarious Surgical公司均推出了类人机械臂与VR相结合的微创手术机器 , 主刀医师在高速网络支持下通过远程操控机器人对病人实施手术;以色列Augmedics开发的头显AR可贯穿显示身体解剖结构 , 指示手术器具位置 , 主刀医师操作时无须转移视线查看监视器 。 未来的数字孪生技术还将与AI相结合 , 预测患者的术中风险和术后潜在并发症 , 模拟术后的虚拟身体改善效果 , 在增强临床辅助决策能力的同时 , 帮助患者理解手术原理 , 提高患者对医疗干预的依从性 , 填补信息不对称 , 改善医患关系 。
推荐阅读
- 为什么自然界必须是雄性追求雌性,男性追求女性?反过来不行吗?
- 爱因斯坦说“没有蜜蜂人类只能活4年”,这是真的吗?
- 霍金,全身只有三个指头能动,如何孕育三个孩子?
- 世界首例冷冻人,实验最后有没有成功?他被唤醒了吗?
- 科幻照进现实——科学家们建造了“婴儿”虫洞
- 要在火星插上太极旗!尹锡悦公布百万亿太空计划,追赶对象是NASA?
- 外星人访谈录:在外星人眼中地球为什么重要?因为所有生命是他们创造的
- 母螳螂交配后会吃丈夫,为何公螳螂不反抗,真的是为了下一代吗?
- 中国这些神秘的旅游景点,有些现象连科学家也无法解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