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鱼,能长到600斤,侵入我国后为何没有泛滥?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一提到入侵物种 , 大家肯定打心眼里感到深恶痛绝 。 由于来到一个新的环境 , 对于外来物种来说 , 如果生存的环境条件更为优异 , 再加天敌数量变少等因素 , 那么这个物种就会在极短的时间内加以适应并且繁衍扩张 , 从而对本土的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威胁 , 这也是为什么世界各国都普遍把防范外来物种入侵 , 作为维护生态安全重要内容的原因 。
【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鱼,能长到600斤,侵入我国后为何没有泛滥?】
比如 , 澳大利亚的野兔、美国亚洲鲤鱼的泛滥成灾 , 都是生物入侵的典型案例 , 这些生物扩张之迅速、对本地生态系统的影响之深、处理起来难度之大 , 使得人们越来越认识到防范外来物种入侵的极端重要性 。 然而 , 近年来 , 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加强 , 运输通道以及网络平台的不断扩展 , 使得生物入侵事件此起彼伏 。
拿我国来说 , 迄今为止影响较大的外来入侵物种还有很多 , 比如福寿螺、美国白蛾、水葫芦、红火蚁、巴西龟、加拿大一枝黄花等等 , 由这些入侵物种所造成的生态影响 , 在某个时段、某些区域呈现出周期性爆发态势 , 严重干扰和影响了我国的农林业生产 , 严重威胁着我国本土物种的生存 。
不过 , 还有一类外来入侵物种 , 在其他国家呈现出迅速泛滥之势 , 但是在我国却始终翻不起浪花来 , 比如被大家所熟知的小龙虾、虎杖等 , 并没有在我国呈现迅速蔓延的状况 , 相反有些地区还得通过人工养殖或种植的方式 , 来维持它们的生存 。 今天给大家介绍的 , 是另外一种入侵生物 , 其命运和小龙虾相似 。
这个物种就是湄公河巨型鲶鱼 , 是隶属于鮎形目的一种鱼类 , 原产于越南、老挝、柬埔寨以及泰国的湄公河干流区域 , 成年个体一般都能长到2.5米左右 , 体重在200公斤 , 甚至有的能达到将近300公斤 , 是迄今为止人类发现的体型最大的淡水鱼类 。 2006年 , 有人在泰国的湄公河内 , 捕捉到了一条长达2.7米、体重达586斤的这种巨型鲶鱼 。
湄公河巨型鲶鱼主要栖息在江河的底部 , 特别是喜欢钻进河水底部的岩石、沙砾或者洞穴之中 。 这种鱼的食性为杂食性 , 在幼鱼期主要以水生浮游生物为食 , 另外还能以其他鱼类的鱼卵、幼苗甚至同类间的互相残食现象 。 当年龄长到1岁之后 , 食性会发生转化 , 变为主要以水生植物和藻类等为食 。
虽然说成年的巨型鲶鱼食性偏“素” , 但是由于生长迅速、体型巨大、食量惊人 , 对水域中的水生植物影响很大 , 同时在幼年时期还会对其他鱼类的鱼卵、幼苗等产生极大威胁 , 因此破坏力还是相当大的 , 再加上它们的性情普遍很凶猛 , 在一片水域中 , 如果有巨型鲶鱼的存在 , 那么基本上这片水域中就不会再也其他鱼类、虾蟹等水生动物的存在了 。
湄公河巨型鲶鱼在1986年的时候 , 通过引进的方式进入了我国开始进行试养 , 在自然水域中的生长非常迅速 , 由于对本地生态系统的影响比较明显 , 因此后来我国将其列为外来物种加以管控 。
虽然这种鱼在自然界中很是凶猛 , 但是在国人面前它还是“抬不起头” , 主要原因就在于国人后来发现这种鱼的诸多优势 , 比如这种鱼的肉质鲜美、脂肪含量高可以用来炼油等 , 人们从中看到了蕴藏的巨大价值 。
当被引入我国以后 , 这种鱼基本上都是被人工饲养起来 , 在生长非常迅速的时期 , 大量投喂饲料 , 在经过几个月的“疯涨”期后 , 这种鱼普通能长到1-2公斤 , 这个时候是很容易卖出去的 , 如果长得太大反而不太好卖 , 因此湄公河巨型鲶鱼在我国基本上是没有机会能长到成年的 。
同时 , 这种鱼即使有被放养或者其他原因流落到自然界中的可能 , 但由于它们的繁殖能力不是太强、很难聚集到一起进行集中繁殖、生长期较长 , 因此扩散蔓延的趋势不明显 , 反而极有可能被人类所捕捉到 , 根本翻不起什么浪花 。
推荐阅读
- 中国航天员在轨人数最多,6名航天员首次同框,美国人:我们能不能上
- 黄鼠狼最怕的是大鹅,鹅有啥厉害的?
- 寒冬中最热烈的11月:《全球创新观察》太空探索特别篇
- 旅行|9个适合12月的旅行地,错过这些地方就等于错过中国最美的冬天
- 一颗人造卫星成为夜空中最亮的物体之一
- UFO遭质疑,世界上真的有外星人吗?
- 世界首例冷冻人,实验最后有没有成功?他被唤醒了吗?
- 交配时间最长的动物是什么?
- SpaceX将于今日发射世界上第一个私人月球着陆器
- 鸡鸣驿|鸡鸣驿,中国保存最完整的明朝驿站,最大的驿站,最小的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