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中最热烈的11月:《全球创新观察》太空探索特别篇


寒冬中最热烈的11月:《全球创新观察》太空探索特别篇


文章图片


寒冬中最热烈的11月:《全球创新观察》太空探索特别篇


文章图片


寒冬中最热烈的11月:《全球创新观察》太空探索特别篇


文章图片


寒冬中最热烈的11月:《全球创新观察》太空探索特别篇


文章图片


寒冬中最热烈的11月:《全球创新观察》太空探索特别篇


文章图片


寒冬中最热烈的11月:《全球创新观察》太空探索特别篇


文章图片



全球创新观察 , 把握变革脉动 。
中国航天再次迎来高光时刻!2022年11月30日 , 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 , 实现两个航天员乘组在空间站进行首次在轨轮换 。
今年以来 , 全球主要国家都在加大太空探索的力度 。 美欧俄等太空强国加速推动对月球和火星的探索 , 韩国、日本、印度等国家也纷纷加入太空探索的队伍 。 新一轮的太空竞赛正在加速推动人类走向更遥远的深空 。 在此过程中 ,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 , 中国商业航天公司的快速崛起 。
总体来看 , 在近期 , 特别是11月以来 , 全球相关国家在太空探索领域动作不断 , 太空探索热潮在这个寒冬显得格外耀眼 。 为此 , 资本实验室梳理了近期各国的相关行动 , 以记录这个热潮汹涌的11月 。
欢迎关注资本实验室本期《全球创新观察》之《变形记》 , 关注各类机构为适应社会、经济、市场与技术变革而采取的最新且重要的行动 。
一、我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1.国家航天局发布深空探测任务规划11月末 , 国家航天局发布我国深空探测任务规划 , 探月工程四期将完成月球科研站基本型建设 , 后续将开展火星采样及其他行星探测 。

我国探月工程四期包括嫦娥六号、嫦娥七号和嫦娥八号任务 。
  • 嫦娥六号(2025年前后发射):实施月球极区着陆并采样返回验证月基导引高精度着陆技术 。
  • 嫦娥七号(2026年前后发射):对月球极区的地形地貌、物质成分、空间环境进行综合探测 。
  • 嫦娥八号(2030年前发射):开展关键技术月面实验完成科研站指挥中枢技术验证 , 建设国际月球科研站基本型 。
未来10-15年 , 我国还将开展火星采样、小行星采样、木星、天王星等行星探测 。 后续 , 我国探测器还将前往太阳系边缘进行科学探测 。
  • 天问二号(2025年前后发射):完成近地小行星伴飞、附着、取样返回和主带彗星绕飞 , 并为小行星起源及演化等前沿科学研究提供数据和样品 。
  • 天问三号(2030年前后发射):火星取样返回 , 开展火星着陆区形貌和物质成分、火星形成演化研究 。
  • 天问四号(2030年前后发射):具备实现木星系环绕和天王星到达的能力 , 为深化对木星系和行星际的相关科学研究提供科学探测数据 。
2.国家航天局发布八大行动声明11月22日 , 国家航天局在联合国/中国空间探索与创新全球伙伴关系研讨会上发布八大行动声明 , 包括共商全球治理、促进行动协调、深化项目合作、推动创新发展、共享科学成果、鼓励多元参与、打造合作平台、维护人类安全 。
通过八大行动声明 , 中国国家航天局将与世界各国空间机构和国际组织共同推动构建平等互利、开放包容、和平利用、造福人类的新型空间探索与创新全球伙伴关系 , 助力在外空领域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3.民营火箭公司蓝箭航天实现朱雀二号火箭的量产11月23日 , 我国民营火箭公司蓝箭航天宣布自主研制的朱雀二号液氧甲烷运载火箭(遥二运载火箭)主要部组件齐套 , 开始总装工作 , 标志着朱雀二号火箭第一批次产品开始进入量产阶段 。

据介绍 , 朱雀二号遥二运载火箭为两级低温液体运载火箭 , 箭体直径为3.35米 , 火箭总长49.5米 , 起飞质量219吨 , 起飞推力268吨 。 朱雀二号遥一运载火箭将于2022年12月3日首飞发射 , 这也是中国在研运力最大的液氧甲烷运载火箭产品 。
4.未来宇航正式发布国内首个商业空间飞行器我国首家商业航天产业服务平台未来宇航研究院正式发布国内首个商业空间飞行器“FutureX未来探索空间飞行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