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版“鲁医生”?孩子在家吵闹,惹得楼下邻居破门威胁


翻版“鲁医生”?孩子在家吵闹,惹得楼下邻居破门威胁


文章图片


翻版“鲁医生”?孩子在家吵闹,惹得楼下邻居破门威胁


文章图片


“信不信我把你们俩杀了!”只因嫌楼上孩子蹦哒动静大了 , 楼下邻居一男一女破门冲进张女士的家中 , 对着坐在餐厅的张女士大打出手 , 并出言威胁孩子 。
11月25日 , 张女士和保姆带着两个孩子在家玩耍 , 突然大门被一脚踹开 , 只见楼下邻居夫妻两人骂骂咧咧进门后称:你们在搁这叽叽歪歪 , 闹成啥了?而后用极其粗暴的言语 , 对1岁半、3岁半的两个孩子进行呵斥和恐吓 , 并把房间内的童车直接用力踢翻 。
由于事发突然 , 张女士和保姆还没反应过来 , 但听到两个孩子的哭声后立马制止 , 但这一男一女并未罢手 , 而是并与张女士爆发肢体冲突 , 张女士与女邻居撕扯在一起 , 女邻居的丈夫也加入其中 , 场面一度很混乱 。
随后被打的张女士和保姆都去医院进行治疗 , 医院诊断书显示 , 张女士和保姆均为头面部损伤、上肢损伤、多处挫伤 。
(来源:大风新闻)

 @叨叨说法
噪音扰民确实是令人烦恼的事 , 尤其是单元楼 , 楼上楼下因此发生矛盾 , 也经常发生 。 尽可能避免噪音扰民 , 是每个公民的自觉行为 。 但是 , 楼下夫妻踹门而入 , 威胁人家孩子 , 打骂家长 , 这样有理也就变成了没理 。 更可能涉嫌“私闯民宅” 。
友好协商 , 依法维权 , 无疑是好的选择 。 《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 , 将家庭及其成员应当培养形成减少噪声产生的良好习惯写进了法律 , 要求日常活动尽量避免产生噪声对周围人员造成干扰 , 使用家用电器、乐器或者进行其他家庭场所活动 , 应当控制音量或者采取其他有效措施 , 防止噪声污染 。 否则 , 经说服教育后拒不改正的 , 可处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罚款 。
法律既然为我们提供了捍卫自身权利的手段 , 那么我们就不应该肆意妄为 。

 本案中楼下邻居踹开张女士家门的行为 , 虽目的是为了维权 , 但已经涉嫌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罪 , 张女士要求他们离开 , 但他们拒不离开 , 还一直骂孩子 , 而且还动手打人 , 这样的行为已经构成了情节严重 , 可对其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另外 , 楼下这对夫妻对张女士和保姆大打出手 , 明显属于故意伤害他人的行为 , 符合非法侵入他人住宅里面的入户伤人情节 。 如果张女士和保姆的伤情经过鉴定达到轻伤以上 , 这对夫妻还可能涉嫌故意伤害罪 , 应当受到更严厉的惩罚!这种粗暴手段不仅不能解决问题 , 反而是把邻里关系降到了冰点 , 更把自己推向了违法的道路 。

 楼上楼下因噪音产生矛盾 , 在住宅楼小区是常见之事 , 各个业主群里 , 几乎隔三差五就有这一类的喊话、争论;矛盾严重时 , 也会有人争吵不休 , 用震楼器报复 , 或闹上法庭 。

 当出现邻里矛盾时 , 业主要心平气和地协商解决 , 如无法协商 , 可申请当地社区居民调解委员会调解 , 以避免小事酿成大祸 。 一般而言 , 在这类事件中 , 楼上往往占据主动权 , 只要楼上更注意日常生活习惯 , 多为他人着想 , 矛盾往往就能迎刃而解 。
这事您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 与大家一起交流您的看法!
------ 关注@叨叨说法 , 案例中看人生百态 , 品人情冷暖 , 法律中寻破局之法 , 行正义之道!
#私闯民宅##噪音扰民# , 法律既然为我们提供了捍卫自身权利的手段 , 那么我们就不应该肆意妄为 。
【翻版“鲁医生”?孩子在家吵闹,惹得楼下邻居破门威胁】#普法活动##法律咨询##普法行动##普法行动-律师来帮忙##每日普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