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人们被没完没了的新冠病毒弄得本已焦灼不安 , 生活 , 工作多多少少都有点偏离轨道 , 这时候 , 凡是涉及民声民情的事情 , 老百姓与基层工作者 , 彼此间更应该多一些沟通和理解 , 即便有少部分居民针对疫情管控有些微词 , 以理服人的说服工作还是首位的 。 这不就是基层工作者的工作内容之一吗?
【廖主任们,粗暴行为要谨慎被打者情急之下的极端行为】浏阳那个廖主任 , 带着三个身份不详的“制服人” , 去一户业主家沟通什么事(据说该业主在群里有不当言论) , “沟通”过程中 , 廖主任对其大打出手 , 手刀推搡、搧瓢(后脑勺)、薅头发 , 这三招将业主打出“鹅”叫声 。 令人不可思议地是 , 该业主遭到打击后 , 其两个幼小孩子跑过来阻止打人者继续伤害他们的父亲 , 打人者仍然一副不依不饶的模样 。
令廖主任想不到的是 , 这一幕 , 被业主家的视频完整记录下来 。
这段视频被发到网上后 , 廖主任被官方通报停职 , 至于下一步会受到纪律处分还是负有刑责 , 或是又打又罚 , 那是后话 , 这里不予赘述 。 我只想谈谈 , 事件发生过程中 , 如果该业主被打急眼了 , 发生“兔子急了咬人”这种极端行为 , 廖主任会遇到什么样的危险 。
一种是可控风险 。 业主家的茶几上有没有能够致人见红的锐器?比如水果刀 , 水晶质地或玻璃材质的水果盘 , 小孩子的玩具“刀剑” , 包括厨房里平时切菜剁排骨的刀斧 。 这些平时家用的“摆设” , 在突发事件中 , 往往能成为“武器” 。
廖主任有一点显然没有过多考虑 , 你上门“问责”时 , 如果是和风细雨的沟通 , 那没问题 , 但要是发生过激的肢体摩擦 , 你不知道人们普遍存在对于外人“打上门”的抵死抗击心理吗?人的反击行为可能会出现法律用语——防卫过当吗?
你目的是“批评问责” , 但过程动用了“武力” , 而且是当着那两个孩子的面 , 假如这个父亲的性情不那么温和 , 你身边再多三个人 , 即便是风险可控 , 廖主任可能全须全尾全身而退吗?就问你廖主任 , 后怕不后怕?
一种是失控风险 。 国人对家的概念中 , 首先一条 , 就是不允许外人入户挑衅或羞辱 , 类似的案子屡有发生 , 比较有影响的是“唐雪反杀案” 。 整个事件过程就不说了 , 总之是唐雪反杀了上门打骂的挑衅者 , 2019年12月30日 , 云南省人民检察院发出通报:唐雪行为系正当防卫 。 被关押了324天的唐雪获释 。
廖主任的行为 , 说的不客气点 , 已经不能用上门羞辱来形容了 , 远比羞辱还令人难以忍受!
侥幸的是 , 被打者比较“温和” , 事情被限制在“忍受”的范畴 。
人民内部矛盾 , 没有不可调和的空间 , 很多事都是当事人处置不当 , 或是钻了牛角尖 , 形成“对立”性质的矛盾 。 特别是一些基层工作人员工作方法简单粗暴 , 甚至有暴力执法的习惯 , 大家在电影《老炮儿》里看到这样一个镜头 , 张译扮演的“城管” , 一着急抽了小摊贩一嘴巴 。 这就是暴力执法 。
廖主任们应该记住 , 你们手里的权力不是让你们对群众吆三喝四 , 也不是让你们心情不顺时 , 可以登堂入室去别人家“发威” 。 我们现在正面临新的考验 , 人人都应该聚力于核心 , 而不是制造矛盾 , 升级矛盾 , 你的所作所为 , 已经严重偏离了“走群众路线”的初心初愿 。
请“廖主任们”自省 。
喜欢 , 劳驾点赞收藏转发分享 , 欢迎留言指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