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人类共同进化的虱子,30多年前很常见,现在怎么看不到了?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对虱子的印象说起虱子这种动物 , 在小时候给笔者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 那个时候家住在农村 , 生活条件不是太好 , 半个月都可能洗不上一次澡 , 头皮经常痒得难受 , 奶奶经常会拿着叫“篦子”这个工具 , 在我的头上来回地、轻轻地梳理 , 而每当这时 , 调皮的我边趴着、边数着从头皮上脱落下来的虱子 , 并把虱子归拢起来 , 用两手的大拇指指甲盖用力一挤 , 听着发出的清脆的响声 , 感觉无比地解压 。
我想 , 上面的经历 , 很多70、80后的朋友应该也深有体会 , 尤其是生长在农村地区的小伙伴们 , 对虱子的印象也应该比较深刻 。 不知不觉间 , 大家都长大了 , 很多农村地区也都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变成了城市 , 原先的那种山水田园的农村生活一去不复返了 。
随之而发生变化的 , 就有虱子这种动物 , 特别是在上世纪90年代之后 , 这种动物在我们生活中出现的几率变得越来越少 , 到现在基本已经达到了“销声匿迹”的地步 。 这种比恐龙历史还悠久的生物 , 为什么突然间就消失了呢?
虱子的生活习性从生物学分类上看 , 虱子属于昆虫纲虱毛目 , 全球差不多有3000多种 , 而且是清一色的寄生性 , 主要寄生在鸟类和很多哺乳动物的身上 , 而人体也是它们寄生的主要对象 。 和其他很多营寄生的动物不太一样 , 虱子寄生的部位主要是毛发的根部 , 以吸食寄生对象的血液、啃食寄生对象的皮屑来维持自身的生存 。
拿人类来说 , 虱子的主要寄生部位就是人体毛发生长最为旺盛和集中的区域 , 即头部、阴部和皮肤表面 , 这三种虱子分别被称为头虱、阴虱和体虱 , 特别是前两种虱子数量最多 。
根据科学家们的研究 , 发现虱子在远古人类祖先的身上就有出现 , 而且还伴随着人类祖先的诸多身体特征的进化这样漫长的历程 , 可以说是与人类祖先“同甘苦、共进退” 。
主要的时间节点有:120万年前左右的虱子化石特征 , 显示虱子家族发生了明显的分化 , 这与人类祖先在120万年前向世界各地大范围的转移相吻合;再比如头虱和阴虱发生明显分化的时间为17万年前 , 而17万年前这个时间节点 , 极有可能是褪去全身毛发的关键时期 , 所以 , 小小的虱子也为科学家研究人类祖先的进化史 , 提供了不可多得的佐证 。
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 , 虱子形成了对温度、湿度的极度依赖以及对光照异常敏感的习性 , 从最开始的寄生对象为恐龙 , 到鸟类 , 再到哺乳动物 , 最后再到人类 , 这些寄生对象的体表 , 越来越符合虱子对生存环境的需求 。 特别是在人类体表寄生以后 , 无论是头部、阴部还是皮肤表面 , 温度和湿度都完全满足需求 , 而且人类的体表还会覆盖衣物 , 具有很强的防光、防水作用 , 这对于虱子来说无疑是最适宜不过了 。
虱子逐渐消失的原因可以说 , 从人类祖先一直到现在这几百万年的时间里 , 虱子与人类真的是“形影不离” 。 即使是到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 , 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 , 由于经济发展程度、环境卫生状况、人们的健康意识、物质生活条件等等 , 还没有发生非常显著的变化 , 人们之间的相互交流、人与动物之间的直接接触特别是卫生意识不强 , 这些都为虱子的传播和寄生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 这也是为什么在30多年前虱子仍然泛滥的主要原因 。
当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后 , 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迅速提高 , 城乡居民生活条件大为改善 , 特别是广大的农村地区环境卫生状况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在这种大变化背景之下 , 人们的生活习惯特别是卫生习惯也大为提高 , 对于虱子来说 , 以前的“好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
一方面是人们洗澡和清洁衣物的频次大为提高 。 以前十几天不洗一次澡、不洗一次衣服 , 后来几乎家家都有热水器 , 可以随时洗澡和洗衣服 , 虱子以往稳定的栖息环境受到了极大冲击 。
推荐阅读
- 玛君龙的牙齿和脚爪有多厉害?
- 男子喝醉发酒疯,趴大街做“拦路虎”,被拦司机躺地和他互飙演技
- 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为何分辨骡子和马需要遛一遛?有何诀窍
- 人类文明真毁灭过吗?是谁拔下了10万年前的“三相插头”?
- 小行星真的会撞击地球吗,小行星如果撞击地球,人类到底该如何应对
- 人类的文明真毁灭过吗?是谁拔下10万年前的“三相插头”?
- vivoS15Pro和vivoX80之间咋选?
- 为土卫六核动力无人机发射奠定基础,韦伯和凯克进行了联合观测
- 武切维奇和德罗赞的组合真能拯救湖人队?交易可能性不低啊
- 湖人3换2可冲冠?美媒称1月中旬将行动,25+4和15+10球星有望驰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