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演出海报卖到999元,“偷”海报也能致富?


一张演出海报卖到999元,“偷”海报也能致富?


文章图片


一张演出海报卖到999元,“偷”海报也能致富?


文章图片


一张演出海报卖到999元,“偷”海报也能致富?


文章图片


一张演出海报卖到999元,“偷”海报也能致富?


文章图片


一张演出海报卖到999元,“偷”海报也能致富?


文章图片

【一张演出海报卖到999元,“偷”海报也能致富?】
一张演出海报卖到999元,“偷”海报也能致富?


文章图片


作者 | 丁茜雯编辑 | 范志辉
Livehouse门前宣传栏上的一张张演出海报 , 据说已经被“偷”出了新市场 。
上个月 , 杭州MAO Livehouse钉出的脏手指乐队演出海报 , 再度遭遇“重击” , 一张不剩的原件被偷 , MAO也被迫使用A4纸贴出告示指引代替 , 并再次强调“海报又被偷了” 。

这种情况在线下Livehouse早已是屡见不鲜 。
从早期的宣传载体向承载艺术价值的收藏品的进化过程中 , 被偷走的海报大多也并非出于收藏目的 , 更多则是无本万利的“倒买倒卖” 。
演出海报的“花花世界”用于巡演的海报 , 通常被看作是音乐人的“门面” 。
一般来说 , 演出海报需要呈现基本的功能性信息 , 包括巡演名称、演出人员、主办单位、演出的时间和地点等 , 在承担视觉载体的同时 , 其最大用途便是传递出演出特点和气质 , 吸引原本圈层之外的新受众 。
制作方式上 , 大多是由设计师根据演出方提供的风格与想法 , 按照“brief-初稿-调整-定稿”的流程进行 , 也有在演出方确定主题后 , 交付设计师随意发挥的 。 曾为温和治疗乐队设计演出海报的设计师“来来”在接受《街声》采访时提到 , 乐队最好是有一套自己的审美体系 , 一个新鲜大胆的东西能呈现出了 , 不仅要设计师敢做 , 也要甲方(演出方)敢用 , 有时候甲方审美跟不上 , 一些好作品就夭折了 。

这也让不少乐队产出过极具设计性、标新立异的演出海报 , 同时深得乐迷喜爱 。
例如 , “宁可土得掉渣 , 也不俗不可耐”的五条人乐队 , 其演出海报也充满了独特的大俗大雅气质 , 红与绿也是惯用的偏爱色系 , 还采用过不少插画、木刻、水墨、拼贴、人文摄影等表现手法 。
像是2018年“五条人大型演唱会”的《故事会》风格海报 , 融合了80年代的插画风;2012年“回到海丰”系列里 , 红头文件与花生瓜子摆出的吉他 , 芭蕉蒲扇、蛇皮袋、木板凳等回忆中的元素结合出的县城风创意 , 朴实又有趣;去年的“从大地出发”巡演采用了拓印元素 , 最为出名的“红色塑料袋”Logo则在2017年的全国巡演中多次出现 。

可以说 , 介于俗与雅之间的县城美学 , 恰恰是打破了常规的定式 , 将民间视觉与艺术视觉融合在一起 , 也正完美契合和诠释了五条人的独特气质 。 据了解 , 这些饶有趣味的海报 , 大多出自五条人乐队的御用设计师胡子(胡镇涛)之手 。
又比如 , THE尺口MP乐队今年的“重返流汗舞厅”演出海报 , 则是由主唱兼吉他手阿星设计 , 以福建特产“科作业纸”的设计搭配老式贴签 , 抬头文字“福建省福州市低保真休闲音乐”也正是乐队的音乐定位与“出生”地点 , 令受众也更加明确其演出风格、主题 , 以更准确地去传递演出内容 。
同时 , 演出海报作为“信息浓缩”载体 , 如何用清晰的叙述逻辑与视觉创意结合 , 往往能起到更直接的营销效果 。 比如脏手指乐队今年的“脏手指在XX(地点)”演出海报 , 每一张海报上都会根据演出城市的不同 , 而改变画面上手中握着的“市花”元素 。
像是重庆演出海报便是山茶花 , 苏州为桂花、合肥为石榴花等 , 于是这些海报对当地乐迷来说极具纪念性 , 具备更强的连接感 。 这一系列的海报设计、海报铜版画由设计师Renee、林泥地制作 , 脏手指乐队主唱管啸天也担任了部分海报的后期制作 。

当然 , 也有不少乐队另辟蹊径 , 以看似简单粗暴的纯文字排版生成演出海报 , 并无各类元素堆叠 , 也是一股“清流” 。 比如热键被杀手乐队“在离别前表演”专场海报 , 便是借用《EVA》片头风格 , 以红、白、黑三色将演出信息文字排满 , 视觉冲击感也十分强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