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随着返回舱的成功着陆圆满结束 , 陈冬、刘洋和蔡旭哲三名航天员太空飞行183天后安全返回地球 。 神舟十四号乘组都被大家称为“最忙乘组” , 因为他们6个月的太空飞行 , 任务排的还是很紧密的 , 并且完成了很多个首次 。
三名航天员在轨迎接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的到来 , 他们也成为中国空间站T字构型的见证者 , 甚至是参与者 , 同时还进行了三次的太空行走 , 为中国历次载人飞行任务之最 。
并且按照计划在问天实验舱内进行了一次太空授课 , 让我们亲眼目睹了问天实验舱内的实景 , 也给小朋友们带来有趣的实验 。 作为中国航天首次在轨任务交接的亲历者 , 他们和神舟十五号航天员太空会师 , 共同飞行了5天的时间 , 6人太空会师的那个画面必将被人铭记 。
按照计划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在4日11时左右撤离空间站 , 此后经过大约9小时的快速返回过程 , 在东风着陆场安全着陆 。
在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舱着陆的那一刻 , 直播的主持人就发出疑问 , 返回舱到底是直立状态还是倾斜状态?很快搜救人员赶到现场 , 我们看到神舟十四号的返回舱呈现水平姿态 , 很多网友希望看到的垂直状态没有出现 。
要知道在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地面的时候 , 就罕见地出现了垂直的状态 , 这个状态是非常困难的 , 从神舟五号开始到今天的神舟十四号 , 返回地面后呈现直立状态的只有两次 , 第一次是2005年神舟六号载人飞船 , 第二次就是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了 。
要知道这种完美的状态并不是那么容易出现的 , 很多时候返回舱都是倾斜状 。 首先从航天员的舒适角度出发返回舱直立状态的时候 , 三名航天员都在返回舱底部呈现躺卧的状态 , 既舒适又安全 , 但有一个缺点就是出舱的时候比较困难 。
而此次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舱着陆地面后倾斜呈现水平姿态 , 这也是返回舱着陆地面后最常出现的姿态 , 航天员在舱内的姿态可能不是很舒服 , 可能是倒悬状态 。
但为什么专家却说对于此次任务 , 返回舱呈现水平状 , 却是最佳的完美姿态?
其实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返程任务跟神舟十三号略有不同 , 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是在11时和空间站分离 , 经过快速返回技术大约需要9个小时 , 最终神舟十四号在晚上8时10分左右安全着陆东风着陆场 。
神舟十四号的返程被认为是中国载人航天有史以来最黑夜、最寒冷、最复杂和最困难的 , 深夜中视线一定会受到影响 , 在返回舱的搜寻上更加困难 。
其次极寒环境 , 对太空返回的航天员也是一次挑战 , 毕竟经过六个月的太空飞行 , 航天员的身体本来就已经相对虚弱了 , 如果还要在零下15摄氏度的环境中冻上一段时间 , 自然是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
为了尽量压缩返回舱舱门开启后到航天员进入医监医保车的这段时间 , 在流程上也做了很多改变 。
最明显的就是采访时间缩短了 , 不像是神舟十三号航天员返回地面时那样排排坐 , 之后再依次进行采访 。 但是神舟十四号返回之后 , 航天员是出舱后接受简短访问 , 很快就被送入医监医保车辆 , 接着再是下一位航天员出舱 , 因此大家也无法看到三名航天员出舱后坐在椅子上的合照 。
而返回舱的姿态问题影响的是航天员出舱过程消耗的时间 , 例如当返回舱直立的时候 , 航天员出舱需要工作人员搭建台架 , 时间上非常的缓慢 。
而当返回舱处在水平姿态的时候 , 航天员出舱过程消耗的时间就要更短 。 如神舟十三号的出舱过程前后持续50分钟 , 而神舟十四号的出舱大约20分钟完成 。
这样就缩短了航天员在室外待的时间 , 毕竟在深夜极寒的环境下 , 航天员需要尽快转入到医监医保车内 , 车内的温度可以保证在25摄氏度以上 , 还能吃上美食何乐而不为?
推荐阅读
- 宇宙真的存在“上帝”?神秘力量注定了宇宙的发展规律?细思极恐
- 神舟14号返回东风着陆场,为什么需要大队人马搜寻,不能定位吗?
- 空间站的AR眼镜:让航天员秒变“超级维修工”
- 神舟14号飞船选择回家的时间和地点都很有讲究,太意外了
- 从1500到-15,神舟十四号飞船返回地球如何闯“十关”?
- 神十四返回,航天员在轨6个月,身体会产生哪些变化呢?
- 神十四重返地球!继“摘星妈妈”后,检查作业的爸爸也平安归来
- 航天员穿的航天服那么贵,用完后为啥不带回地球?
- 返回地球!顺利出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