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四号即将返回,180天的太空飞行,航天员身体有哪些变化?


神舟十四号即将返回,180天的太空飞行,航天员身体有哪些变化?


文章图片


神舟十四号即将返回,180天的太空飞行,航天员身体有哪些变化?


文章图片


神舟十四号即将返回,180天的太空飞行,航天员身体有哪些变化?


文章图片


11月2日晚中国空间站问天舱内举行了一场交接仪式 , 神舟十四号任务指令长陈冬把钥匙移交给神舟十五号指令长费俊龙 , 这也意味着在轨飞行半年之久的神舟十四号三名航天员乘组即将归家 。

作为中国空间站建设阶段比较重要的一棒 , 神舟十四号乘组完成了所有既定任务 , 前后进行了三次太空行走 , 送走了天舟四号货运飞船、迎来了天舟五号货运飞船 。
在轨期间迎接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的入轨对接、转位停泊过程 , 中国空间站也从I字构型 , 变成了我们最希望看到的T字形 。 当神舟十五号抵达后 , 中国空间站也完成了“三舱三船”的最大构型 , 可以说一切都非常圆满 , 现在神舟十四号乘组这一棒已经交接给神舟十五号乘组 , 接下来就要看他们的了 。

陈冬、刘洋、蔡旭哲将乘坐神舟十四号飞船返回地球 , 12月1日晚东风着陆场已经完成了最后一次全系统综合演练工作 , 只能说万事俱备只待神舟十四号返回了 。
这一次的回家之路由于是在深夜进行 , 并且还是处在寒冬腊月 , 东风着陆场的大戈壁上温度可以达到零下25摄氏度左右 , 再加上黑暗的环境 , 给搜救回收工作带来很多的难度和不确定性 , 但是大家到不用担心 , 地面的搜救队已经做好了充足准备 , 一定可以保证“舱落人到” , 不会让三名航天员的回家之路因为深夜和极寒受到一点影响 。

目前为止 , 我国空间站的四次载人飞行任务 , 除了神舟十二号在太空待了3个月 , 后续的神舟十三号、神舟十四号以及神舟十五号都是6个月的太空飞行 , 这个飞行时间在国际上也算是惯例 。 没有特殊情况下 , 都将按照这个时间来进行 。
那么神舟十四号乘组180天的太空飞行生活 , 会给他们的身体带来这么变化?
中国空间站在距离地面400公里高的轨道上绕地球飞行 , 大约90分钟就可以绕地球一圈 。 人类起源于地球 , 适应了万有引力带给我们的踏实感 , 而到了太空之上 , 最明显的不同自然就是失重 , 而这个失重给人体的影响是不可小觑的 。
在地面上我们的身体已经适应了万有引力 , 无论做什么运动都可以保证让肌肉处在紧张的状态 , 日常的活动就可以保证肌肉不退化 。 但是进入太空后 , 在失重的环境下 , 身体的很多肌肉几乎都用不上了 , 尤其是腿部的肌肉 , 时间久了就导致肌肉的流失 。 在失重环境下比较明显的还有人体的骨骼 , 由于缺少重力 , 骨骼的压迫力减少 , 骨骼组织会流失最终导致骨骼密度减小 , 越来越疏松 。

【神舟十四号即将返回,180天的太空飞行,航天员身体有哪些变化?】同样也是腿部的骨骼变得更脆弱 , 这两方面的原因也是航天员从太空返回地球 , 被工作人员从返回舱内接出必须要坐在椅子上的原因 。 因为经过六月的太空飞行 , 他们的身体还处在失重环境下的应对状态 , 几个小时后直接转换了重力环境 , 航天员的身体自然是吃不消的 , 无法直立行走也是正常的 。
而航天员为了尽可能地减少太空失重对身体造成的不利影响 , 即使在太空中也要保证每天的运动量 , 这样可以尽量减少肌肉流失和骨骼的疏松 。

航天员从太空返回之后为了恢复身体 , 不需要进行科学的系统性训练 , 让身体一点点地恢复到正常状态 。
除了这些较大的影响 , 航天员的身体还会有一些小变化 , 例如因为没有了重力的压迫 , 自身骨骼之间的间隙会扩张 , 最终叠加的结果可能就是有2-3cm的身高增加 , 这还是一个比较好的变化 , 当然返回地球的一段时间后 , 这个福利就会消失了!
而因为失重的原因 , 航天员全身血液分布可能和在地面上略有不同 , 这也会导致航天员可能会出现心血管方面的问题 , 而肉眼可见的便是航天员的脸部会明显变胖 , 这并不是因为空间站上的伙食有多好 , 主要就是因为血液分布的问题 。

当然了 , 在太空中的不利因素还有很多 , 例如辐射的问题 , 还有心理上的一些问题等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