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上帝是数学家吗?这个问题令那些最伟大的数学家(哲学家)苦苦思索了几个世纪 。 正如英国物理学家詹姆斯琼斯曾指出的 ∶ “宇宙似乎是由一位理论数学家设计的 。 ” 数学似乎不仅是描述和解释整个宇宙最有效的工具 , 而且可以用来解释最复杂的人类活动 。
今天 , 几乎任何一个领域都要使用数学 。 是什么赋予数学如此令人难以置信的力量?
上千年来给人以深刻印象的数学研究和广博的哲学思考 , 都没有真正解释清楚数学力量的奥秘 , 甚至可以说 , 在某种意义上 , 数学的这种神秘感又加剧了 。 比如 , 著名的牛津数学物理学家罗杰·彭罗斯意识到 , 人类周围并不是仅有1个世界 , 而应该有3个神秘世界 。 按彭罗斯的划分 , 这3个世界是∶意识感知的世界、物理现实的世界和数学形式的柏拉图世界 。
数学 , 这个独立于人类经验存在的人类思维产物 , 怎么会如此完美地与物理现实中的物质相一致?——爱因斯坦
对彭罗斯而言 , 和精神世界和物理世界一样 , 这个世界也是真实存在的 。 物理世界的运行似乎遵循着一定的法则 , 而这些法则真实存在于数学世界中 。 其次 , 人类洞察性思维本身似乎来自于物理世界 。 思维究竟是如何从物质中产生的我们是否能够将思维的工作机理上升为一种理论 , 如同今天的电磁场理论那样条理清晰、令人信服?最后 , 这3个世界神秘地联到一起 , 形成了一个闭合的圆 。 通过发现或创造抽象的数学公式和概念 , 并将它们清晰地表达出来 , 洞察性思维才得以奇迹般地进入数学王国之中 。
利用数学成功解释我们周围的世界 , 实际上可以从两个方面去认识 , 它们都同样令人惊奇 。 第一 , 是其\"主动\"的一面 。 当物理学家在自然的迷宫里迷失方向时 , 数学会为他们照亮前方的道路 , 他们使用和创造的工具、建立的模型 , 和他们所期望得到的解释 , 所有这些都离不开数学 。 苏格兰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在19 世纪 60 年代拓展了经典物理学范畴 。 他仅仅使用 4 个数学公式 , 就解释了所有已知的电磁学现象 。 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更使人惊叹 , 它是极度精确与自相一致的数学理论中的一个完美范例 , 这个理论所揭示的正是如时空结构一类的基础事物 。
第二 , 是其“被动”的一面 。 数学家研究探索数学概念以及各种概念之间的关系时 , 有时仅仅是出于理论研究的目的 , 绝对没有考虑过理论的实用性问题 。 但是在几十年后(有时甚至是几百年后)人们突然发现 , 他们的理论出人意料地为物理现实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 。 哈代是一位研究纯理论的数学家 , 他的一项研究成果被命名为哈代—温伯格定律 , 该定律是遗传学家研究人口进化的基础 。 哈代—温伯格定律说∶如果一个基数很大的人口群体随机婚配(没有人口迁移、基因突变和选择性婚配) , 基因构成将保持恒定 , 而且不因世代变化而变化 。 表面上 , 哈代研究的是抽象的数论 , 却出乎意料地被发现能解决现实问题 。
1973年 , 英国数学家克利福德·柯克斯·利用数论在密码学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 但哈代曾说∶“任何人都不可能把数论用于战争 。 ”很明显 , 密码学在现代军事信息传递中绝对不可或缺 。
这还只是冰山一角 。 乔治·弗里德里希·伯恩哈特黎曼在1854年的一次经典演讲中概括了几门新兴几何学的主要内容 , 它们恰好是爱因斯坦解释宇宙结构时所必需的工具 。 还有一门叫群论的数学“语言” , 它是由年轻的数学天才伽罗瓦所创建的 。 起初仅仅用来判别代数方程式的可解性 , 但今天它已经被物理学家、工程师、语言学家甚至人类生态学家们广泛使用 , 以研究几乎所有的对称性问题 。
此外 , 数学上对称的概念在某种程度上还颠覆了整个科学研究过程 。 几个世纪以来 , 科学家认识宇宙的第一步 , 都是在反复试验和观察后 , 收集汇总数据和结果 , 再从其中归纳出通用的自然规律 。 这种梳理过程从局部观察开始 , 之后像拼拼图一样一块块地拼起来 。 进入20世纪后 , 人们认识到条理清晰的数学设计描述了亚原子世界的基础结构 , 当代物理学家们开始反其道而行之 。 他们把数学对称性置于第一位 , 坚持认为自然法则和构成事物的基本要素应当遵循某种特定模式 , 于是根据这种要求 , 他们推演出通用规律 。 自然界又是如何知道应当遵循数学上的对称原理呢?
推荐阅读
- 曲速驱动:物理学家给了比光速更快的太空旅行机会
- 为何有人敢徒手接触铁水?搞懂莱顿弗罗斯特效应,其实你也可以
- 科学的尽头是神学?科学家发现阿卡西记录,证明宇宙是量子计算机
- 世界有“生老病死”
- 霍金为何想拿把枪崩了薛定谔的猫?
- 时间是什么?爱因斯坦认为:时间是人类的幻觉,其实根本不存在
- 量子力学为什么被称为最接近神的科学?你知道为什么吗?
- 关于引力速度的理论,爱因斯坦还是牛顿是对的
- 斥资2.6亿美元建造的“天眼”,却变为“垃圾站”,实在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