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湾周评|去纸币后,数字化时代的盗窃成本( 二 )


法治之外 , 寺庙历来是人的心灵之地 , 不少文学作品也其有细腻的描写 , 尤其是关于人与物的情感 。
阿城在《遍地风流》里描写过一个大觉寺的故事:在困难时期 , 大觉寺被封了 , 大家积极性很高 , 纷纷拆梁卸柱 , 运回家里备料盖房 , 大觉寺只剩下贴着封条的两扇山门 。
同样在这本书里 , 还有另外一个寺庙的故事 。 黎利一行六人在前往广州途中 , 曾到过郑州附近一座庙 。 这庙有七八间房 , 一个殿 。 一年后 , 当黎利再临郑州 , 观黄河之景的路上 , 在一个村里歇脚 。
黎利突然发现不远处有个很大的门立在平地上 , 大家都觉得乡下独独地立着这么大的一个门很怪 , 走近了 , 才发现大门上有四张风吹日晒的封条 。 黎利突然心里一惊 , 他觉得这就是一年前那个庙门 , 庙已经没有了 , 连一块瓦一根木丝都不见了 , 只剩下这个门 。
【港湾周评|去纸币后,数字化时代的盗窃成本】当这些人要到宗教圣地去盗取财物时 , 不得不让人感叹一句不幸 。 但幸好这些人能够被绳之以法 , 倘若都如阿城笔下的大觉寺世界一般 , 那今天寺庙失去的 , 又何止是几个功德箱 , 几个法器?(港湾财经出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