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际战争或将逼近?美国星链升级为星盾,5大特性值得警惕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美国星链升级为星盾 , 5大特性值得警惕 , 星际战争或将逼近?俄乌战争爆发后 , 俄军直接摧毁了乌克兰的大部分通讯设施 , 导致乌军在面临现代化作战技术时 , 陷入被动局面 。 若非美国spacex公司“仗义”出手 , 向乌克兰提供20000个“星链”终端支援 , 乌军很可能就会变成“睁眼瞎” , 根本无法坚持到现在 。
而所谓“星链”是指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的科研项目 , 按照CEO马斯克的计划截至2024年 , SpaceX公司将累计向近地轨道发射4.2万颗重300公斤左右的卫星并以此打造一个“星链”网络 , 届时整个地球都会被“星链”覆盖 , 不论在沙漠还是极地 , 只要设备有电 , 照样可以实现无线联网 。 地球近地轨道已部署3500颗第一代“星链”卫星 。
不过 , 值得警惕的是 , 现如今随着美国SpaceX公司“星链”互联网卫星星座广泛参与俄乌对抗 , 全球各国最担忧的事情发生了 。 据《太空新闻》网消息:美国SpaceX公司将推出新一代“星盾”业务 , 涉及地球观测、安全通信和有效载荷托管3个重点领域 , 目标客户为美国国家安全机构和五角大楼 。
报道称:这是“星链”向军事化迈进的关键转折点 。 未来 , “星盾”将利用近地轨道上的“星链”卫星星座协助美国情报机构和国防部门开展诸多军事任务 。 为促成“星盾”的搭建 , 华盛顿已批准“星链”项目部署7500颗第二代卫星 。
美国《太空新闻》网认为 , 俄乌战场的实际运用 , 证明“星链”能够在战区正常运行 , 甚至可以轻松应对俄罗斯的网络和电磁攻击 , 远远超出五角大楼的预期 。 而“星盾”计划明显借鉴了“星链”在俄乌冲突中的成功经验 , 未来军事效用将更胜一筹 。
【星际战争或将逼近?美国星链升级为星盾,5大特性值得警惕】
首先 , 由于“星链”卫星星座数量庞大 , 因此具备去中心化、生存能力强 , 无法全部被干扰和击毁等优势 , 如果为它装配合成孔径雷达或光学传感器 , 就能开展接力侦察甚至实时跟踪地面目标 。
其次 , 相比GPS导航系统“星链”卫星的轨道高度更低 , 信号更强 , 完全可以在GPS失效的情况下 , 继续为美军提供信息传输任务 。
再者 , 占据数量和成本低廉优势的“星链”还能成为外太空作战的攻防平台 , 通过对敌卫星发起自杀式攻击来保护美国的高价值卫星 。 美国SpaceX公司猎鹰九号运载火箭技术可重复使用 , 单颗“星链”的建造发射总成本只有50万美元 , 而其他国家发射1颗反卫星导弹就需要消耗上千万美金 。
另外 , 美国“星链”卫星系统还能利用它的在轨高机动性 , 辅助陆基导弹防御系统定位、拦截来袭高超音速导弹、洲际弹道导弹等目标 。 在相关模拟试验期间 , 星链曾成功拦截350枚自世界各地飞向美国的洲际导弹 , 反导能力爆表 。
最后 , 普通侦察卫星绕地球1圈需要90分钟 , 持续追踪目标也只不过15分钟左右 , 无法持续不断地给反舰导弹提供制导 , 但是未来一旦有了42000颗卫星的辅助 , 美国就能打造出完整的无人作战体系 , 想打几千公里外的目标都并非难事 。 由此可见 , 如果“星盾”计划成功落地 , 对世界各国而言极其危险 。
当然 , “星盾”也并非无坚不摧 。 首先 , “星链”系统卫星的寿命只有5年左右 , 这就意味着当最后一批卫星发射前 , 初期卫星就会报废 。 所以要想完成星链计划 , 美国就需要不断进行补充发射 。 其次 , 星链卫星的报废率在10%左右 , 无可避免的会造成大量太空垃圾 , 威胁自身和其他卫星安全 。 再者 , 就当前通信科技的升级迭代速度来看 , 顶多每隔10年 , 美国就得对“星链”卫星进行一次大更换 , 如此高的发射密度 , 远超当前SpaceX的能力 。
推荐阅读
- 16人被错检成阳性,知情人士实名举报被打成残疾或将追究法律责任
- 外星人存在吗?探测器发现火星生物大迁移,或能实现星际移民?
- CCER市场重启在望,全国碳交易市场或将扩容,相关企业受益
- 中国股市或将突破3500点:七年一轮回,大牛市将持续到2023年?
- 江西胡鑫宇案后续:又有两个重要信息,真相或将被揭晓
- 胡鑫宇案后续:又有两个重要信息,真相或将揭晓
- 科学家拿出两个证据,火星曾有过文明,却毁于核战争?
- 12月起,部分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或将“暂停发放”,希望其中没有你
- 三星GalaxyS23系列将于明年2月初发布 或将支持卫星通信
- 《星际探索》:沉闷到孤寂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