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杭州,残疾女孩38元理发,最终贷款付了16万元,被列入失信人员


浙江杭州,残疾女孩38元理发,最终贷款付了16万元,被列入失信人员


文章图片


浙江杭州,残疾女孩38元理发,最终贷款付了16万元,被列入失信人员


浙江 , 杭州 。 身有残疾的女孩38元理发 , 结账时却要付160000元 , 女孩没有钱付账 , 店家就引导她在借款 , 家人发现后上门讨要说法 , 店家却称:女孩都是成年人了 , 一切消费都是她自愿的 。


女孩从小腿脚就不方便 , 也没有见过什么世面 , 基本上都是在家帮助爸妈做家务 。
这两天女孩发现自己头发有点干枯 , 就想到理发店去把发尾绞了 。 本来是父母要陪同她去的 , 但是当天特别忙 , 再加上弟弟说自己有理发店的卡 , 让她拿着去消费就是了 , 里面还有1000多元 。
父母见状也就放心了 , 让女孩自己去 。 本来是38元的理发 , 结账的时候却让女孩付16万 , 把她吓得不敢说话 。
店家看女孩没有钱付账 , 便热情地教她在网上借款 , 不一会儿就借了16万 , 店家特别高兴 , 帮女孩结账后才放她走 。

回家后女孩也不敢说 , 可总是闷闷不乐的 , 弟弟发现了异常 , 追问姐姐到底是怎么回事?受不住压力的姐姐终于把事情的原委都告诉了弟弟王先生 。
原来姐姐去理发的时候 , 店员就有意引导她 , 说女孩长得很漂亮 , 只是稍微有点偏胖 , 如果再瘦个10斤左右 , 如意郎君肯定不请自来 。
这句话说在了女孩的心坎上 , 见女孩的表情很高兴 , 店员就把她带到楼上尝试 , 可女孩看到那么多瓶瓶罐罐时 , 知道价格肯定很贵 , 就说自己消费不起想离开 。
可店员却挡在女孩前面不让走 , 热情地邀请她尝试一下 , 还说价格不贵 , 一边说一边麻利地为女孩服务起来 。
一个多小时里 , 女孩强调过多次自己没有钱 , 只是想剪个头发 , 可店员充耳不闻 , 项目一个接一个地做 , 最后一结算女孩居然花了16万 , 每个项目收费少则8000 , 多则几万 。

王先生听到后 , 立即带上女孩和父母来到店里讨要说法 。 可店员却说当时女孩是自愿的 , 他们没有强迫 , 并且女孩也是成年人 , 能够为自己的行为做主 。 最后 , 王先生只得找来调解员协商此事 。那么从法律的角度来说 , 该怎么看待这件事呢?
1、调解员了解到女孩的消费项目都是几千上万的 , 但是在店里的价目表上却看不到有上千的内容 。 倒是看到了洗剪吹38元 , 而女孩所做的项目都没有上价目表 , 这说明什么原因?大家心知肚明 。
理发店里没有明码标价 , 却收取了女孩那么多的钱 , 却又给不出一个合理的解释 , 这属于价格欺诈 。
所谓价格欺诈:不标示或者显著弱化标示对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不利的价格条件 , 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的行为 。
很显然 , 店家的这种行为已经违法 , 应该受到相应的处罚 。
根据《价格违法?为处罚规定》第七条规定 , 对经营者的价格欺诈?为 , 责令改正 , 没收违法所得 , 并处违法所得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 , 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 , 责令停业整顿 。
店家居然如此对待身体有残疾的女孩 , 属于情节的严重 , 应该没收违法所得 , 并处5万元以上的罚款 , 责令整改 。
2、另外 , 店家也存在欺骗消费者的行为 , 他们将女孩骗至楼上 , 说可以有办法把女孩变得漂亮 , 并告诉女孩花钱也不多 , 可女孩正在尝试的时候 , 店员已经拆开了产品为女孩服务起来 , 并且说好的价格不贵 , 最后却报出了天价消费 , 这其中完全存在欺诈消费者的行为 。
欺诈消费者的行为 , 是指经营者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务中 , 采取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欺骗、误导消费者 , 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 。
对于有欺诈消费者行为的 , 依照法律规定应当受到处罚 , 并承担责任的行为 。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的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 , 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 , 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 。
对于店家有意欺骗女孩的行为 , 应该要求店家退一赔三 。 不但要退回女孩消费的16万 , 还应该额外赔偿女孩48万元才行 。 当然 , 这其中必须要女孩能够提供相应的人证物证才行 , 不能仅凭一张嘴说了算 。
3、当女孩付不出16万元时 , 店家让女孩去借钱 , 介于店家之前存在价格欺诈 , 欺骗消费者的行为 , 事后又引导女孩借钱已经涉及到诈骗罪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