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弃的核掩体内,这群与世隔绝20多年的蚂蚁,是如何存活下来的?( 二 )


蚂蚁群与牛群和鹿群等不同 , 鹿群等群体只是一个个单独的个体 , 恰巧碰到一起 , 然后聚集在一起 , 彼此相互间没有合作 , 互不干扰 , 当有外敌的时候 , 它们会四散而逃 。

而蚂蚁不同 , 其更像人类 , 属于社会性生物 , 蚁群有不同着的社会分工 , 蚁后和雄蚁负者繁殖后代 , 其余蚂蚁没有则是放弃生殖权利 , 在整个群体中完成社会分工 。
当有外敌入侵的时候 , 身材高达的兵蚁会冲锋在前 , 而平时的食物来源 , 以及筑巢等体力劳动 , 全部由工蚁完成 , 虽然工蚁个头最少 , 确是整个群体中数量最多的群体 , 它们一生都没有繁殖的权利 , 其忙碌一生 , 只是为了别人的后代 , 服务于整个群体 。

所以从核掩体内整个蚁群的结构来看 , 在没有蚁后繁殖的情况下 , 核掩体内的蚂蚁 , 几乎可以肯定都是从地面上掉落下来的 。
在经过长久累积 , 加上工蚁的寿命也有数年时间 , 在核掩体内 , 处于一个相对恒温的环境 , 寿命也有所延长 。 最终达到10万只的数量 , 即便没有蚁后和其他种类蚂蚁的存在 , 这群工蚁也形成了独特的社会形式 。
它们或许来自不同的蚁群 , 以前或许为了食物还有所争斗 , 但是在被困后 , 全部抛开成见 , 重新聚集在一起 , 组建成一个新的群体 , 不仅存活了下来 , 20多年间 , 也在努力不间断的逃离核掩体 。

残酷的生存之道在弄清楚这群蚂蚁的来源 , 以及数量等问题后 , 摆在这群蚂蚁眼前的还有一个现实但却残酷的问题 , 蚁群在黑暗封闭的核掩体中20多年 , 没有任何食物来源 , 它们是如何生存下来的呢?
最终经过细致的研究 , 终于弄清楚其中的原因
科学家在这群蚂蚁巢穴的不远处 , 发现一堆已经死去的蚂蚁 , 在把这堆蚂蚁带回去用仪器研究发现 , 这些死去蚂蚁身上都有咬痕 。
而相对柔软的腹部全部被咬破 , 内部组织全部都不见 , 只剩下一层空壳 , 那么一个残酷的事实就摆在科学家们的面前 , 这群蚂蚁在这20多年里 , 就靠着同类相食而存活了下来 。

可以肯定的是 , 掉下来的蚂蚁数量远远不止这些 , 它们可能来自不同的蚂蚁群 , 但是有着共同的身份标签 , 全部都是外出觅食的工蚁 。
这些外出觅食的工蚁不断掉落下来 , 同时也会不断有蚂蚁死去 , 而这些死去的蚂蚁 , 就成为后来者的食物 , 形成一个残酷的循环 , 靠着同类相食 , 它们在黑暗潮湿的核掩体中 , 度过了20多年时间 。
在对这群特殊的蚁群研究完毕后 , 科学家们最终用木板 , 从地面到通风管道间 , 搭建了一座桥梁 , 实现了这群蚂蚁20多年努力 , 但却没有完成的工程 。 当第二年科学家再去看望它们的时候 , 已经人去楼空 , 它们通过搭建起来的桥梁 , 回到各自的蚁群之中 。

结语:
有科学曾建议 , 蚂蚁不能看成单独的生物 , 而整个蚁群才能看成是一个大型的生物 , 而每一只蚂蚁个体只是这个大型生物的一部分 。
但是波兰核掩体中的蚁群 , 却颠覆了生物学家的常识 , 那就是由单个工蚁组成的群体 , 其意义又在哪里呢?
也许有人会觉得蚂蚁靠同类相食的生存方式非常残忍 , 遥想50多年前 , 发生空难 , 坠落在安第斯山脉上的45个人 , 最终28个人也是靠同样的方式存活了下来 , 在那种环境下 , 谁又会去苛求他们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