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合集盘点了过去十年历届诺贝尔化学奖获奖研究以及获奖人的突出贡献 。
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基于CRISPR/Cas9的基因编辑技术 , 那么什么是CRISPR/Cas9呢?
【盘点近十年诺贝尔化学奖-2020基因编辑】
要说起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就需要追溯到2003年西班牙科学家莫西卡在西班牙圣波拉盐沼中发现一种古细菌的基因组中存在一段间隔着、反复出现的基因序列 , 该现象后来也就被命名为常间回文重复序列丛集关联蛋白系统 , 简称CRISPR 。 而这样的现象在1987年石野良纯教授也在大肠杆菌中发现存在这些间隔、反复出现的基因序列 , 但是没有深入地去研究 。 在这些重复序列的间隔区 , 莫西卡还发现了部分不属于古细菌的基因序列 , 对比了这些间隔区的序列 , 发现它们与噬菌体的基因序列高度吻合 。 噬菌体是一种专门攻击细菌的病毒 , 那在古细菌的基因组中发现了噬菌体的基因序列也就意味着古细菌在进化过程中整合了噬菌体的部分序列 , 而导致噬菌体无法攻击这些古细菌 。 在过去人们普遍认为生物进化只能通过基因突变 , 再适应环境、适者生存 , 从而突变的基因被保留下来 。 古细菌中整合噬菌体基因序列的现象也就表明通过剪切再连接的方式改变基因序列成为可能 , 这就好像是对基因序列进行了外科手术 , 剪断再缝合 。
莫西卡和石野良纯教授发现了这一现象 , 在这之后虽然人们也逐步发现间隔、重复序列上下游还存在着与CRISPR功能相关的核酸酶或螺旋酶基因 , 这些基因也就是Cas基因 , Cas9是其中酶活最高的一种 , 也是之后用于基因编辑最常用的一种 。 今天这两位诺贝尔化学奖得主Charpentier和Doudna 两位教授 , 她们对天然的CRISPR-Cas9系统进行适当的改造使其成功在试管中切割了特定的DNA序列 , 为后续基因编辑奠定了坚实基础 。
关注我 , 下一期带你继续盘点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锂离子电池
推荐阅读
- 5000米深渊,科学家发现鲨鱼“墓地”,动物临死前真会选择场所?
- 澳大利亚发现1亿年前海洋巨兽遗骸,专家称全世界罕见!
- 科学家们在17000英尺深处的印度洋底发现了鲨鱼墓地
- 宇宙中是否存比光速更快的速度?光速是宇宙速度的极限?
- 关于抗原检测,你想了解的在这里→
- 地球上5种“外星”生物
- 海豚总撕开渔网偷鱼,为了阻止,科学家往渔网抹辣椒素,但是没用
- 人和黑猩猩后代实验,最后结果怎样?
- 四川:大爷大妈伸舌头大笑,弯腰抓地动作夸张,路人被吓远远避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