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从业20年的北大医生:“深夜的ICU病房,最能暴露人性”


一位从业20年的北大医生:“深夜的ICU病房,最能暴露人性”


文章图片


一位从业20年的北大医生:“深夜的ICU病房,最能暴露人性”


文章图片


一位从业20年的北大医生:“深夜的ICU病房,最能暴露人性”


文章图片


一位从业20年的北大医生:“深夜的ICU病房,最能暴露人性”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薄世宁是北京大学ICU的医生 , 他在ICU病房已经从业20多年 。 平时他会在网络社交平台上分享关于疾病的科普知识 , 呼吁人们维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 他的分享受到了众多网友的广泛关注和喜爱 。
在ICU工作的二十多年中 , 薄世宁看透了许多世态炎凉 , 也经常看到人性中阴暗的一面 。 但是他表示 , 在ICU病房中看到最多的还是人与人之间最单纯和温暖的感情 。
如果让他自己选择的话 , 他希望临终时能回家 。

薄世宁的一番自述让许多网友心生感慨 , “深夜的ICU病房 , 最能暴露人性” 。
1、父母的爱最无私
武志红曾在《为何家会伤人》书认为 , 人生中的第一大谎言就是“没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 。
虽然这个世界上确实有很多不爱孩子的父母 , 但是薄世宁却讲述了一个令人感动的亲情故事 。
这个故事发生在十几年前的冬天 , 这个病人送来的时候正在下雪 , 薄世宁发现病人已经没有一点生命迹象了 , 但是他还是不愿放弃 , 拼命抢救 , 结果病人还是走了 。
通知家属的时候来的是一个傻孩子 , 他什么也不懂 , 只知道咧着嘴笑 。

原来 , 这位去世的病人正是傻孩子的父亲 , 他们来北京是为了给傻孩子治疗精神病 。 这位父亲留给傻孩子的唯一遗物就是一个包 , 在发霉的面包和榨菜下面 , 压着整整齐齐的6万块钱 。 这是傻孩子的救命钱 , 也是这位父亲对孩子全部的爱 。
这个故事感动了无数网友 。 人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 , 也无法决定自己的父母 , 但是父母却已经尽他们最大的努力给孩子创造最好的环境 。
这位父亲或许没能让孩子过上富裕的生活 , 却让孩子感受到满满的父爱 。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实验 , 在实验中 , 志愿者被封闭在一个房间中 , 这个房间可以满足志愿者的一切物质需求 , 但是志愿者却不能和其他人交流 。 七天后 , 心理学家发现 , 志愿者开始出现错觉和幻觉 , 整个人都变得焦虑和不安 。
这个实验叫做“感觉剥夺试验” 。 心理学家通过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 父母对孩子的爱不仅仅在于满足其物质基础 , 更重要的是给予孩子心理上的关注 , 让他们感受父母的爱 。
傻孩子是幸福的 , 因为他有一个为了他倾尽所有的父亲 。 父母的爱是人性中最光辉的感情之一 。

2、不要逃避疾病
有很多人在生病时都不愿意去医院 , 薄世宁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家 , 在面对疾病时一定不要逃避疾病 , 不要抱有侥幸心理 。
薄世宁有一次被钉子扎到了脚 , 他本应该去打破伤风针 , 但是他觉得太麻烦 , 抱着侥幸心理随便清理了一下伤口 。
结果第二天他就碰到一个破伤风的病人 , 这个人在几天前被生锈的锯子锯到了手 , 他也没放在心上 , 结果今天就开始抽搐 , 做了手术也没脱离生命危险 。 薄世宁看到这个病人后马上就去到了破伤风针 。

这些不愿意去医院看病的人基本上都抱有逃避心理和侥幸心理 。 逃避心理和侥幸在心理学的领域中被称为人类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 , 弗洛伊德将这种心理防御机制总结为“否认” 。
也就是说 , 病人在得病时产生了恐惧或是焦虑心理 , 出于对自己的保护 , 他们不愿意承认自己得病的事实 , 于是病人就在潜意识中忽略了自己需要看病的需求 , 他们觉得自己不需要去医院 , 这样会让他们的心理重新达到平衡 。
但是这样做的危害是很大的 , 有的人甚至会因此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 所以说 , 在面对疾病时要有病治病 , 不能逃避和拖延 , 这样反而会产生更坏的后果 。

3、永远向上的心态
中国有句俗语叫做:“笑一笑 , 十年少” 。 然而 , 笑一笑不仅会让人年轻 , 还会延长人类的寿命 , 这点在科学实验中已经得到了证实 。
美国波士顿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曾经发表过一篇研究论文 , 研究结果表明 , 乐观会给人带来健康的情绪 , 而这些情绪又会影响健康 , 从而延长人类的寿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