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预测一下“被警方带走的失踪女子”可能要面临的后果


我来预测一下“被警方带走的失踪女子”可能要面临的后果


文章图片


我来预测一下“被警方带走的失踪女子”可能要面临的后果


文章图片


我来预测一下“被警方带走的失踪女子”可能要面临的后果


首先我很同情父亲被人殴打最终抢救无效于7日后死亡的女孩子 , 我更希望她们一家人能从悲痛中振作起来 , 过好自己的生活 , 至于对犯罪嫌疑人的审判 , 交给法律去做 。 我相信如果她的父亲还在 , 也不希望她们一家人现在这样 。 相信法治中国建设至今 , 又是人命关天的大案 , 舆情关注度又如此之高 , 没有谁敢徇私枉法 , 没有谁能逍遥法外 。 我们先看看叶某发的所谓“举报信”:

举报信里描述有“最先与我爸发生口角行凶的暴徒刘青某至今逍遥法外 , 我们母女有家不敢回 , 一年多瓢泊在外 。 以上所述均为事实 , 我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 。 我们再来看看官方通报:

我们可以看出:1.死者叶某青是被请客的许某力请去陪客人的 。 2.并不是一言不合大打出手 , 而是相互厮打 。 3.参与厮打的另外两人已被刑事拘留 。 叶某举报信里说的最先与他爸发生口角行凶的某某至今逍遥法外 。 我不明白到底是发生口角还是行凶了 , 大概率只口角没行凶 , 不然就不会说的这么隐晦了 。 4.她说他们一家人有家不敢回 , 一年多漂泊在外 , 这个我就更怀疑了 , 坏人已经刑事拘留的 , 被害人家属为什么不敢回家?漂泊在外的原因真是是不敢回家吗?或者是在各种shang访着?5.该女孩父亲并不是被暴徒活活打死 , 而是受伤住院治疗经抢救无效于7日后死亡 。 6.由于没有公布尸体检验报告 , 该死者死亡原因我们不得知 , 尸检报告是最重要的证据 , 可是如果尸体检验报告中的结论对叶某一家人有利 , 她应该不用提醒就发网上了 , 所以死亡原因目前存疑 。 说实话 , 这次我还是相信官方通报的 , 毕竟新闻发酵至今 , 各方都在关注事情进展 。 由叶某发出的CT检查报告可以看出几个问题:

第一 , 叶某父亲去医院检查时很不配合 , 可能是因为疼痛的原因 , 也可能是其他不可告人的原因 。 第二 , 靠CT报告应该是有脑出血的症状 , 但是奇怪的是下面检查结论一栏她竟然故意挡起来了 , 不知是什么原因 , 给人一种遮遮掩掩的感觉 。 我们再来看看官方对于叶某失联的通告:

官方通报说的很明白了 , 叶某网上发布的所谓最先与他爸发生口角行凶的某某至今逍遥法外与实际情况不符 。 而且有监控视频、证人证言、司法鉴定文书 , 且针对死者家属疑问 , 公安机关多次与其沟通 , 介绍案件进展情况 , 解释法律法规 , 工作应该是应做的尽做了 。 可是她为什么要歪曲事实并持续在媒体发布不实言论呢?为什么非要把没有参与厮打的某村支书带上呢?我大胆预测一下:村支书有权有势所以逍遥法外?扫黑除恶的当下估计这种可能性不大 。 那大概率是剩下的这种可能:已被刑拘的两人是穷光蛋 , 打死人犯了罪除了坐牢或是偿命之外没有钱赔偿死者 , 死者家属被迫无奈只能看看能不能把稍微有点钱有点经济赔偿能力的村支书圈进去 , 以能获得相应的经济赔偿 。 分析人性分析的不少了 , 我再以自己掌握的仅有的法律知识分析一下大家关注的两个问题:一 , 案件发生后从嫌疑人被刑拘至今已一年有余尚无判决是否合理?刑事案件从立案到判决分三个阶段: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法院审判 。 这三个阶段最长时间分别是:公安机关从刑事拘留到案件调查取证结束移交检察院的最长时间为37天 。 人民检察院认为需要继续侦查 , 并且符合逮捕、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的 , 可以依法批准逮捕、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 而从逮捕到起诉的时间为2个月 , 案情复杂的经相关上级检察机关批准可以最长延长2个月 , 也就是4个月时间公诉至法院 , 如果监视居住最长为6个月 , 如果取保候审最长为一年 。 法院判决时限: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 , 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 , 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 。 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 , 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 , 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 , 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 也就是说法院判决时限最长不超过6个月 。 如果被告人不服判决上诉了 , 那么又要增加6个月时间 。 也就是说光在法院判决阶段最长就可能要一年时间 , 再加上检察院期间最长的一年(取保候审的) , 公安的37天 。 所以目前当地官方回应案件已经起诉至人民法院 , 从时间上来讲并没有太大的问题 。 可以参考一下劳荣枝案件 , 她从被抓到终审判决一共用了2年的时间 , 这就能理解一年多是正常的了吧!第二 , 我们来推测一下该叶某因在媒体上歪曲事实、发布不实言论(说某村支书参与打架却逍遥法外)可能会受到什么处罚 。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规定: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 , 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 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 , 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 , 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 根据《刑法》第243条: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 , 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 , 情节严重的 , 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 , 处3-10年有期徒刑 。 那么怎么区分该叶某会受行政处罚还是刑事处罚呢?适用于治安处罚的相关规定:向国家机关和有关单位作虚假告发 。 诬告是段 , 陷害是的 。 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 , 企图使他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 处5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 , 处5以上10以下拘留 , 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 适用于刑事处罚的情节:按照有关规定 , 行为人涉嫌诬告陷害 ,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 应予立案:一是捏造的犯罪事实情节严重的;二是诬告陷害的手段恶劣的;三是严重影响了司法机关的正常工作的;四是有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 我们再看一下警方的通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