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局相亲,快手抖音争夺中老年“流量”生意?( 二 )


尽管平台要求实名制 , 但是数据显示 , 截至今年4月底 , 世纪佳缘和百合网合并的复爱合缘集团整体累计注册用户数已超4亿、月均活跃用户达1110万;珍爱网官网数据显示 , 目前平台会员注册量超过2亿 。 这样庞大的用户量 , 婚姻状况、学历、职业、财产等信息平台很难一个个去核实 。
此前苏享茂被骗婚跳楼自杀的事件 , 正是由于翟欣欣在世纪佳缘上注册信息时 , 在年龄、职业、籍贯、收入以及婚姻状态等多个方面都造了假 。 此类骗婚事件的频频发生 , 也让用户对于平台乃至整个相亲市场都很难产生信任 。
相亲市场的乱象 , 是市场多年积累下来的顽疾 , 这是快手入局相亲 , 面临的第一大问题 。
在快手直播间的右上角 , 有一个“相亲角”标识 , 点击标识 , 用户就能进入相亲广场 , 并填写自己的资料卡 。 资料卡上分为基本信息、个人详情和择偶要求三大类 , 共有32个问题 , 收入、资产等信息都包含其中 , 用户可以设置仅红娘可见 。

尽管问题问得很细 , 但是作为纯线上交易 , 这些信息无从核实 , 甚至比线下遭遇欺诈的概率更高 。
另一个问题则是在商业化上 。 从目前来看 , 用户在快手相亲的路径主要有两种 , 一种是用户在红娘直播间认识后 , 直接在直播间交换微信 , 另一种则是加上被引流到红娘的私域 , 并最终在线下完成交易 。
这两种交易链路 , 快手都很难从中分一杯羹 , 似乎只是在用平台为他人引流 。
平台在整个链路中的赢利点 , 似乎只是用户为了上麦刷的礼物 。 想要赢利 , 只能依赖于这个业务实现规模化 , 但是从快手此前的经验来说 , 实现规模化难度不低 。
快手商业化 , 线上线下闭环为何难跑通?快手之所以布局相亲 , 核心还是在于其在商业化上的焦虑 。
一直以来 , 快手的定位都是“下沉市场” , 2020“下沉市场”图鉴显示 , 六成用户月收入不足5000元, 这也意味着 , 想要从他们手里“薅”钱并不容易 。
据快手第三季度财报显示 , 其平均日活跃用户、平均每人日均使用时长均提升的情况下 , 平均线上营销服务收入却减少了 , 由去年同期的34元降至31.9元 , 人均广告价值有所降低 。
在商业化上 , 快手曾尝试了电商、本地生活 , 但是电商领域 , 快手被抖音狠狠落下 , 而本地生活 , 尽管跟巨头美团达成合作 , 快手却并未获得实质性的帮助和进展 。
因此从自己最拿手的下沉市场来发展商业化成为快手的最优解 , 下沉市场尽管客单价低 , 但是规模巨大 。 MSC咨询发布的中国下沉市场系列报告显示 , 下沉市场人口规模近10亿人 , 数值占全国总人口七成左右 。
2020年 , 快手就开始了在下沉市场的探索 , 开局就是直播卖房 。
今年4月份 , 快手电商还成立“房产业务中心” , 主要负责与房地产开发商直接签约 , 并把一些原本的房产KOL、经纪人及开发商的置业顾问转化为其签约主播 , 进行线上直播线下带看 , 签约的主播还能享受到流量、补贴、培训等支持 。 明星主播王贝乐和其团队甚至在2020年和2021年平均每年在快手上共卖掉1000套房 , GMV(商品交易总额)达到20亿元 。

今年年初 , 快手又盯上了每年增速超过40%的蓝领市场 。 天风证券研究所数据显示 , 2020年中国蓝领在线招聘市场规模为228亿 , 到2025年将达到1285亿 。
快手甚至一度将蓝领招聘业务“快招工”放到了App的首页 。 跟相亲业务相似 , 用户可以通过快手线上填报信息 , 用人单位直接电话联系 。

但这几个业务都指向了同一个问题——被切客 , 这也让快手的“信任经济”稍显尴尬 。
不论是卖房、找工作还是相亲 , 用户和“卖家”通过平台结识后 , 最终的交易仍会落到线下 。 “信任”是快手商业化的核心 , 而如今的快手却成为了一个“流量中介” 。
快手也早已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 上半年快手电商方面在内部信中表示 , “成立房产业务中心 , 负责满足快手用户的购房需求 , 帮助业主更高效地卖房 , 探索大宗线下交易业务在快手生态闭环的业务模式 。 ”
11月22日晚间 , 快手三季度业绩电话会上 , 有人问及快招工等新业务的变现问题 。 快手方面则是表示:“商业化方面目前处于打通数据基建、打磨直播内容、跑通商业模式的阶段 , 尚未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商业变现” 。
如今快手的直播“服务”业务已经行至第三年 , 最为核心的商业变现仍未能跑通 , 这一问题不解决 , 快手不论开拓多少下沉市场的新业务 , 最终也只能是为他人做嫁衣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