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织女星或天琴座阿尔法是天琴座中最亮的恒星 , 也是天空中第五亮的恒星 。它是一颗蓝白色的恒星 , 星等为 0.03 。织女星有时被称为竖琴之星 , 因为天琴座代表希腊神话中俄耳甫斯的竖琴 。织女星也是夏季大三角中最亮的三颗星(还有天津四和牵牛星) 。织女星和大角星主宰着北方夏季的天空 。
以织女星为中心的 2 度宽视野 。(弗雷德·埃斯佩纳克)
历史与神话织女星已被天文学家广泛研究 。它是 1850 年在哈佛天文台用 15 英寸折射镜拍摄到的第一颗恒星 。它也是第一颗拍摄光谱的恒星 , 也是第一颗通过视差测量估算距离的恒星 。Vega 已作为校准光度亮度标度的基线 。
大约在公元前12000年 , 地轴指向织女星 , 所以当时的织女星就是“北极星” 。织女星将在公元 14500 年左右再次成为北极星 。
物性织女星是一颗蓝白色的 A0 V 级主序星 , 距离地球仅 25.3 光年 , 是距离地球较近的恒星之一 。在附近 , 织女星的自行移动相对较高 , 为 0.328\"/yr , 这导致每 11000 年进行一次角运动 。 它朝向太阳的视向速度为 13.9 公里/秒 。 织女星将成为天空中最亮的恒星 大约 210000 年 , 将在大约 290000 年达到 0.81 等的峰值亮度 , 并将成为天空中最亮的恒星大约 270000 年 。 根据其空间运动 , Vega 似乎属于一个名为 Castor Moving Group 的恒星协会其中包含大约 16 颗恒星(包括北河二和北落师门以及织女星) 。 这些恒星的群成员身份暗示着一个疏散星团的共同起源 , 此后已不受引力束缚 。
织女星的“金属”丰度异常低 , 即比氦重的元素 , 使其成为一颗弱的 Lambda Bootis 星 。它也是 Delta Scuti 变星的疑似变星 , 在 0.107 天的周期内以 0.03 等的振幅脉动 , 但这尚未得到证实 。
回转【让我们一起来认识织女星】织女星自转速度很快 , 在赤道处的速度为 274 公里/秒 , 自转周期约为 12.5 小时 。这是导致恒星因离心效应而分裂的速度的 93% , 它导致织女星的赤道与其极半径相比向外凸出 23% 。从地球上 , 我们在织女星极轴五度以内观察到这个凸起 。这产生了织女星视盘的干涉测量所观察到的出乎意料的大半径——赤道为 2.78 个太阳半径 , 但在两极仅为 2.26 个 。
离心效应也会导致织女星光球层的温度变化 , 从赤道的 7600 K 到两极附近的 10000 K 。因此 , 计算织女星的光度比计算一颗缓慢旋转的恒星要困难得多 。在织女星的例子中 , 它大约是太阳的 37 倍 , 质量是太阳的 2.3 个 , 年龄大约是 4 亿年 。织女星是一颗相对年轻的恒星 , 在其核心将氢聚变成氦 。由于大质量恒星比小恒星更快地融合氢燃料 , 织女星的主序寿命只有十亿年——太阳寿命的十分之一 。离开主序带后 , 织女星将变成一颗 M 级红巨星 , 然后失去大部分质量 , 最终变成一颗白矮星 。
织女星有两个昏暗的伴星 , 它们在物理上没有关系 , 只是位于同一视线范围内 。
尘埃盘和行星1983 年 , 红外天文卫星 (IRAS) 首次检测到织女星的过量红外线辐射 , 表明在 80 - 120 个天文单位的距离处存在环绕恒星的尘埃盘颗粒物 。织女星是第一颗在其周围检测到这种尘埃盘的恒星 , 但从那以后 , 又发现了 400 多颗 。尘埃盘最初被认为是原行星物质 , 处于坍缩形成行星的过程中 。但它现在更有可能是碎片 , 由与我们太阳周围的柯伊伯带相对应的外层小行星群碰撞产生 。2006 年的观测揭示了织女星周围 8 个天文单位内的内部尘埃带的证据 , 这可能是由强烈的波浪引起的彗星和流星的撞击 , 可能是内部行星系统的证据 。
虽然在织女星周围没有直接观察到行星 , 但仍不能排除行星系统的存在 。在尘埃盘中观察到的团块可能是由偏心轨道上的木星质量行星或从 40 天文单位迁移到 65 个天文单位的海王星质量行星造成的 。2005 年的观测将围绕织女星运行的行星的大小限制在不超过木星质量的 5 到 10 倍 。或者 , 这些团块可能表明一颗行星仍在形成中 。确定它们的性质并不简单 。
推荐阅读
- 生命法庭:漫威宇宙的最高裁决者
- 太阳系的一些冷知识:宇宙中的“地球”是什么?
- 假如一秒一光年,人类多久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到达宇宙边缘
- 在银河系中,有许多的星系,这些星系互相环绕着相互的转动
- 关于天王星,天文学家越是深入研究,越是深感困惑
- 太空探索正在不断地深入,未来的太空之旅可能会比你想象中更远
- 假如人类能听到太阳的声音,太阳内部会是怎么样的
- 宇宙直径真的只有930亿光年吗?到底怎么测出来
- 宇宙大爆炸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的一场科学革命,也是一场关于时间和空间的“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