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一门店一天卖40万盒连花清瘟,让人又想起了非典时的板蓝根】

因为新冠疫情 , 人们被封禁了近三年 , 从12月初开始 , 除了托幼、养老院福利院 , 医院等地方还需延续核酸检测外 , 其他地方都解封了 。
疫情管控解除 , 这是一件大好事 , 之所以会解除 , 也是基于科学的认证的 。 科学证明 , 奥密克戎的毒性已经成几何级下降了 , 除了老人孩子易感外 , 青壮年可以抵御 , 即使感染上 , 也只是等同于患上类似流感的病症 , 三五天就会自愈 。
虽然被奥密克戎感染上之后 , 没有先前那么让人胆战心惊 , 但是既然病毒还在传播 , 还有它的危害存在 , 那么 , 我们就不能忽视它 , 就要采取积极的行为阻断它传播 , 感染上的就要用药物进行治疗 。
让人难以想象的是 , 解封之后 , 出现了一波又一波的购药囤药风潮 。 一朝解封 , 人们的思想一度处于茫然状态 , 大有自己的身体失去了保障那般焦虑 , 于是就把囤药作为缓解这种焦虑的途径 , 拼命地大量囤药 。 连花清瘟胶囊在人们的眼中 , 就成了健康的依靠和保障 。
连花清瘟胶囊于是源源不断地从药厂走进药店 , 从药店走进千家万户 。 价格也一度被售药人尽情地翻炒 , 从30元涨到百元 。
今天 , 更有“有门店一天卖40万盒连花清瘟”为标题的新闻冲上热搜 。 据中新经纬报道:一家位于石家庄的药店经销商说 , 一个门店一天卖了40万盒 , 箱子空了 , 直接堆门店开始拆箱子卖 , 不往货架上摆了 , 工人们都在加班加点生产 。 一个门店一天卖40万盒 , 可以想见 , 购买人是多么众多 , 购买人是多么急切 , 购买人对购买数量是多么巨大 。
其实 , 连花清瘟在新冠高危时候就红过一阵 , 后来有人质疑 , 也就沉寂下来了 。 这一次 , 疫情解封了 ,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的《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疗常用药参考表》中表明 , 连花清瘟与布洛芬、宣肺败毒颗粒、清肺败毒颗粒等并列 , 适用于出现发热症状的患者 。 于是 , 连花清瘟似乎是一枝独秀地从同类的药物中脱颖而出 , 成为了“网红药” 。
人们为什么会如此钟情于这款药物?本人猜测 , 多是奔着这药的名字有“清瘟”字样去的 。 其实它并不是治疗新冠病毒(民间称之为瘟疫)的特效药 , 只不过是对一些症状有对症治疗的作用 , 看它的说明书就知道 。 说明书中说:该药品用于治疗流行性感冒属热毒袭肺证 。 适应症为发热或高热 , 恶寒 , 肌肉酸痛 , 鼻塞流涕 , 咳嗽 , 头痛 , 咽干咽痛 , 舌偏红 , 苔黄或黄腻等 。
也就是说 , 它有缓解症状的作用 , 并没有治愈作用 , 要想痊愈还得靠自身免疫力 。
这就告诉我们 , 想要缓解病毒症状 , 并不是仅仅连花清瘟这一款 , 而是供选择的药很多 。
似乎 , 国人有扎堆抢购紧张物品的嗜好 。 那年非典横行 , 板蓝根就中了彩 , 结果大疫过后 , 许多人家的板蓝根还囤着 , 而药店里板蓝根也从明星药变成了普通药 , 人们随时随处都买得到;那年日本核泄漏 , 食盐就中了彩 , 把商店里的食盐抢了个空 , 很快 , 商店里又把货补足了 , 那些抢到盐的人又瘪了气 , 好在这盐巴也不会馊不会烂 , 囤着慢慢用 。
这一次 , 国人还是没有长记性 , 连花清瘟又中彩了 。 药物可是一项特殊商品 , 犯了病用一用 , 没病就根本没用 , 病好了也没有必要继续用药 , 一个家庭要囤偌多的药品 , 我们是不是又犯傻了?
网上有主播在痛斥 , 又一波割韭菜的来了!这怪谁呢?
正常情况下 , 家中备它个一、二盒 , 以备不时之需 , 这无可厚非;但到了一摞一摞地往家里搬 , 就太不理智了 , 而且还给社会带来一个副作用:扰乱市场 , 人为造成供货紧张 。
三年疫情 , 如今解封了 , 大家警戒心不减 , 那是好事 , 但也要理智地去对待身边的每一件事 , 让心中的浮躁逐渐地平伏下来 。
推荐阅读
- 广西南宁,女医生修改B超结果隐瞒怀双胞胎,贩卖新生婴儿获刑6年
- 河南三门峡,一名年轻男子遭到众人围殴全身是血,警方:正在调查
- 案例回顾:陕西一桩婶婶与侄子不伦畸恋酿成的家庭惨剧
- 未达成补偿协议遭强拆,75岁母亲因袭警被拘留,法院判了!
- 案例:男子沉迷当“大哥”,9岁盗窃17岁抢劫,绑架影星酿成悲剧
- 真实案例:2021年江苏一起女子以身抵债引发的荒唐闹剧
- 案例:女子缺失父爱,嫁大其20岁男友,因母亲反对酿成悲剧
- 曝巴萨酝酿2换2交易:有望打包英超双星,球迷吐槽:便宜没好货
- 美女副校长落网:开跑车在学校高调进出,起底权色交易上位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