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视化创建紧迫感,是驱动改变的一个好的切入点( 三 )


早些年J君曾经是我的同事 , 是广州工厂里的维修经理 。 他一人在广州工作打拼 , 老婆孩子都在老家生活 。 虽然收入不差 , 但是J君平时总是不舍得花钱 , 生活得算是节俭 。 J君爱车 , 一直想要买一辆 , 可是又觉得买车要花太多钱 , 还是省着点 , 为将来多做些准备 。
有次我出差广州 , 听说J君新买了车 , 我就问J君 , 是什么让他终于做出了买车的决定 。 J君说 , 前一阵身边的一位同事癌症复发 , 没抢救过来 , 很快就去世的这件事 , 对他触动太大了 , 他觉得挣那么多钱、省吃俭用地 , 可要是自己哪天突然也有个三长两短 , 那节省的钱有什么用?所以他在得知那位同事过世的当天 , 就去银行提了款 , 把车给买了 。
这就是紧迫感 , 特别是感性上的紧迫感的强大作用 。 你要说J君不知道人生无常、世事难料这个理性道理吗?当然不会 。 你要说J君不知道自己作为经理 , 收入还算是不错 , 买个车是不成问题的这个事实吗?当然也不会 。 可是感性上的“大象”长期以来都在拉扯住他 , 不让他去买车 。
前几天我新结识了一个人 , 瘦瘦的 , 却告诉我他之前有300斤 。 真的吗?我不信 。 对方告诉我 , 他原来真的300斤 , 现在是150斤左右 。 我问他是什么触动了他做出了减肥的决定 , 并能有那么大的成效 。 对方说 , 我要再不减肥 , 我就要死了 。 原来他当时供职于四大的某一家 , 正在出差新疆的途中 , 突然脑梗 , 差点就从新疆回不来了 。 病情稳定后 , 回想当时命悬一线的可怕经历 , 让他最终采取了行动 。
要说过度肥胖的坏处 , 这些理性层面的道理 , 他都懂 。 可是不到触及了感性层面的紧迫感 , 他并不会真的采取行动并能坚持下来 。
生活中有这么多例子 , 工作中 , 也是如此 。
一个终于决定不能安于现状 , 要迎头赶上的主管 , 可能并不是因为他不知道提升产线效率、控制和减少浪费的好处 , 只不过那是理性层面的认知 , 而真正驱动他做出改变的 , 有可能是一次员工沟通大会上 , 上台领奖的不是他 , 而身边窃窃私语、议论纷纷的声音 , 激起了他的羞耻感和战斗欲 。
一个质量经理决定要认真带领团队梳理一下质量控制体系 , 有可能不是因为他不知道一个好的质量控制体系 , 会对高质量产品的输出有很大帮助 , 但是促进他做出转变的 , 有可能来自某次跨工厂质量会议上的数据比较 。 他所负责的工厂的数据太难看了!知耻而后勇 。
【目视化创建紧迫感,是驱动改变的一个好的切入点】当我们在工作中 , 在推动变革而创建紧迫感时 , 不能只关注SWOT分析、STEP分析、波特五力等这些理性层面上的工具应用 , 不能让愿景、战略的讨论只停留在理性认知上 , 我们还要留意和关注 , 我们所创建的紧迫感 , 是否真正触动了非理性层面的那头“大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