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国际空间站又面临撞击风险了!
前段时间 , 停靠在国际空间站的联盟号飞船出现外壳破损 , 冷却剂泄漏 , 经过检查发现飞船上出现一个0.8毫米的致命小孔 , 泄漏了44升的冷却剂 , 或导致联盟飞船无法将3名宇航员安全送回家 , 俄罗斯考虑发射新飞船进行“太空救援” 。
如今国际空间站又面临撞击的风险 , 工作人员监测到一块太空垃圾正在靠近国际空间站 , 据预测垃圾将在21日晚上到达距离空间站不到0.4公里的范围内 , 有可能会与国际空间站相撞 。
为了躲避这块太空垃圾 , NASA推迟了宇航员太空行走 , 并进行变轨躲避 。 俄飞船进步MS-20货运飞船进行了620.6秒变轨机动 , 飞行轨道高度增加1.7公里 , 目前空间站轨道平均高度为417.97公里 。
这块太空垃圾长达3.35米 , 是2011年俄罗斯发射的天顶-3F火箭的一部分 , 如今成为太空垃圾 。
根据国际空间站的规定 , 只要发现大于10厘米的太空碎片或者小行星 , 进入国际空间站轨道上下1.25公里、前后25公里的长方形的区间内 , 或者是碰撞概率大于万分之一 , 空间站就必须要开启变轨躲避 , 变轨期间宇航员要躲在对接的载人飞船 , 万一国际空间站与小行星或者太空垃圾相撞 , 国际空间站上的宇航员可以随时逃离 , 返回地球 。
这次联盟号冷却剂泄漏问题还没有解决 , 无法充当3名宇航员的“避难舱” , 所以变轨期间一旦发生意外 , 这3名宇航员后果不堪设想 。 不过目前为止 , 国际空间站还没有出现过变轨期间出意外 。
太空垃圾对空间站影响据NASA统计 , 轨道上的太空垃圾数量非常多 , 其中长度超过10厘米的大约有23000个 , 长度1厘米的有500000个 , 更小的碎片则有数千万个 。 而且个头较大的太空垃圾还可能因为碰撞解体成更小的太空垃圾 。
比如:俄罗斯一颗失效卫星宇宙1934号 , 就曾撞上了另一个卫星宇宙926号 , 撞击导致宇宙1934号一分为二 , 而宇宙926号则被撞碎成多个碎片 , 多到无法跟踪 , 这些都成为了太空垃圾 。
2015年 , 美国军用卫星DMSP-F13在轨道上爆炸 , 爆炸产生了至少149个碎片 , 这些碎片将在轨道上停留数十年左右 。
太空主要集中在2000千米以下的近地轨道 , 尤其是在600-1000千米的轨道上最为密集 。
空间站在距离地球400公里的轨道上运行 , 虽然和太空垃圾最密集的轨道有一定的距离 , 但是空间站周围也有许多太空垃圾 。
更重要的是 , 太空垃圾的速度非常快 , 厘米级的太空垃圾运行速度就能达到每秒6-8公里 , 这个速度是子弹的20倍 。
这意味着 , 一块小小的太空垃圾 , 就可能对空间站或者卫星造成严重影响 。
2021年 , 国际空间站的机械臂上出现了一个被太空垃圾砸出的小洞 , 据推测 , 撞击者应该是一块个头非常小的太空垃圾 , 因为个头太小了 , 不在监测范围 , 所以与国际空间站的机械臂相撞 。
【飞船出现0.8毫米致命小孔后,国际空间站又紧急变轨躲避太空垃圾】
2016年 , 国际空间站的舷窗出现一个直径7毫米的撞击坑 , 而“肇事者”是一个直径不到千分之几毫米的金属碎片 。
有研究统计 ,
- 直径1厘米以下的太空垃圾 , 可能导致某个设备失灵;
- 直径大于1厘米的太空垃圾 , 可能会贯穿空间站;
- 直径大于10厘米的太空垃圾 , 可能将卫星或者太空飞船撞成碎片 。
中国空间站如何躲避太空垃圾?中国空间站和国际空间站一样 , 都在距离地球400公里的轨道上运行 , 那国际空间站遇到太空垃圾进行变轨 , 中国空间站怎么样了?
推荐阅读
- 美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再度启程!沿着安德鲁脚步继续探索化石奥秘!
- 《侏罗纪世界》后,又有新的恐龙电影来了?这一次让我们去白垩纪
- 恐龙灭亡会不会跟病毒有关?恐龙灭亡的一种纯猜想
- 一副眼镜,能让字节撑过元宇宙的凛冬吗?
- 科学家有多疯狂?为了长生,自己注射350万年前的细菌
- 今年最后一次,别错过
- 早期量子化思想的发展:从基尔霍夫挑战到狄拉克方程
- 狗真的能听懂人话吗?科学家研究发现,可能小瞧了动物的能力!
- 写入教科书级别的新发现,我国科学家发现真菌类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