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好消息!12月17日 , 历时4年 , 位于西藏昌都边坝县的夏贡拉山隧道终于贯通啦!
隧道属G349线控制性工程 , 主洞全长4392m , 洞口
国道349线路示意图 , 制图@《中国自驾地理》
正式通车后 , 长久以来的“入藏第一险” , 将天堑变坦途 , 当地人无需再为每年11月至次年5月 , 道路因大雪中断而困扰 。
更为G349的全线建成通车奠定坚实基础 , 彻底改变从昌都到拉萨绕行G317、G318的现状 , 缩短里程近300公里 。
入藏第一险夏贡拉山又名“丹达山” , 藏语意为“东雪山” , 垭口海拔5298米 , 因山势险峻、气候恶劣 , 被称为“入藏第一险” 。
“不要怪我不去拉萨朝圣 , 是夏贡拉山让我插翅难飞!”这是一首旧时广泛流传在茶马古道上的民歌 。
夏贡拉山垭口现状
作为一条自古以来 , 从四川到拉萨的必经之路 , 夏贡拉山是入藏路上马帮最为惧怕的山 , 连当地人也视为畏途 。
当地村民告诉记者:“我父亲说过 , 从前 , 茶马古道从边坝到拉萨有18个驿站 , 他曾驮着物品从古道去拉萨朝圣 , 后又原路返回 , 父亲说起那条路的艰险 , 总是一声声唏嘘 。 ”
(3月的夏贡拉之路 , 绵延不断的雪墙 , 摄影@容错)
十八军进藏路因为夏贡拉山太险峻 , 百姓不相信这里能修公路 。 直到2000年 , 边坝县城到金岭乡的简易公路通车 , 夏贡拉山山顶才第一次有汽车通过 。
山上依旧伫立着10个大字“征服夏贡拉 , 唯我边坝人” , 纪念边坝人为公路付出的一切艰辛 。
摄影@容错
从边坝到萨普神山 , 比起翻越夏贡拉山 , 经金岭、加贡、也普坚拉垭口 , 这条挑战性更高的萨普南线 , 经白嘎、羊秀到萨普 , 是大多数自驾者的选择 。
当然 , 越野爱好者反而会因此更想体验这种艰辛的驾车体验 , 想象当年的进藏十八军是如何翻越这座高山的 。
1951年 , 十八军随军记者赵慎应翻越“入藏第一险”夏贡拉山时 , 详实记录了惊心动魄的行军路途:“峭崖陡壁 , 深渊急流 , 路只有一两尺宽 。 栈道只是一根树干悬架在半空中……望着下面奔腾咆哮的激流 , 既要留心自己的安全 , 又要照顾骡马顺利通过……忽然后面喊叫:‘马掉下去了 , 不好啦!’扭头看时 , 一匹马摔进了30多丈深的山涧里去了……”
如今 , 在夏贡拉山的半山腰还可以看见一条已经废弃的若隐若现的骡马驿道 。
那是沿用千百年的茶马古道 , 也是当年十八军翻山的老路 。
从历史久远的骡马驿道 , 到翻越垭口的简易公路 , 再到即将通车的隧道 。
夏贡拉山见证了雪域高原 , 天堑变通途的又一实例!
鸟瞰夏贡拉山隧道 , 来源@新华社记者·李鑫
信息整理自@西藏日报、中国西藏新闻网 , 新华社、现代快报 , 转载请注明出处 。
【拉萨|“入藏第一险”隧道贯通!昌都到拉萨将缩短近300公里!|中国自驾地理】来源:中国自驾地理
推荐阅读
- 青藏铁路|通往西藏地区有青藏铁路,有川藏公路,为何没有进藏高速公路?
- 旅行团|我,刚二十出头,就喜欢上了和老年旅行团出去游玩
- 山东省|山东博山有个石头村子,与东流泉相对,因一条河而分成两个村子
- 兰卡威|兰卡威,槟城 环岛自驾的快乐时光
- 拉萨天团团结路的操作风格解析
- 凯里|凯里万潮风力发电 自驾观光旅游 还是不错的地方哟
- 露营|房车露营地与景区如何完美融合?
- 川藏公路|318川藏线风景很美,号称此生必驾,当地人却呼吁游客不要再来了
- 骑行|骑行拉萨的一天,推荐4条短途骑行线路,做不被定义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