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大漠绿洲奇迹,煌煌丝路文明,这座城市的魅力远不止目光所及( 三 )



沙洲夜市有卖吃的、穿的 , 还有卖许多有特色的 。 小纪念品 。 这里的杏皮茶很好喝 , 六元一杯 , 酸酸甜甜的 , 还有这里的敦煌特色菜也好吃 。 有野菜沙葱、炒榆钱、胡羊焖饼、火爆板肠等 , 色香味俱全 , 是很适合外地人来打卡的地方 。

08
“百味敦煌 , 具有西域风情的民俗夜市”
沙州夜市位于阳关东路 , 是敦煌市最大的夜市 。 沙州夜市越来越受到中外游客的青睐 。 每当夜幕降临 , 华灯绽放的时候 , 来自天南海北 , 世界各地的游客逐渐汇聚到灯光迷离的夜市 , 使这里变得异常热闹 。 沙洲夜市由风味小吃、工艺品、“三泡台”茶座、农副产品、土特产品五大经营区域组成 。 因为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浓郁的民俗风情 , 而被誉为敦煌“夜景图”和“风情画” 。

在沙洲夜市 , 有许多少数民族也在售卖有着本民族特色的传统物品 , 像是他们的乐器 。 除此之外 , 这里还可以品尝到来自中东地区的用干果、腰果、核桃、杏仁以及葡萄干制作而成的甜点 。 在沙洲夜市里 , 除了装饰品 , 还有许多美食餐厅 , 游客可以通宵在这里享受到国内和国外的各类美食 。 这里的餐厅风味包括中国北方的风味 , 以及中国南部的四川风味、云南风味 , 中东地区的美食佳肴也可以在这里品味到 。

09
“仰九层高楼 , 览大漠文化”
九层楼里边供奉的是世界最大的室内盘腿而坐的泥胎弥勒菩萨的造像 。 其前后经历了几次重建 。 从最初只有两层 , 一直到了民国时期才改建成了九层 。 现在看到的红色飞檐的雄伟建筑 , 又是后来1986年由敦煌研究院重新加固维修的 。

在九层楼内前室北侧 , 存有敦煌人吕钟于民国二十五年撰写的《重修千佛洞九层楼碑记》(图4) , 碑文对莫高窟九层楼的兴建有较为详细的记载 。 从碑文中得知 , 今天我们看到的九层楼 , 其前身是敦煌商人戴奉钰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修建的五层楼 , 因为修建时“林木细小 , 逾十余年倾” 。 后来 , 莫高窟下寺的道士王圆箓发愿重修佛阁 , 但历经十多年未成 。

民国十六年(1927年) , 敦煌德兴恒商号布施千元 , 由股东刘骥德和农民王凤智、王章承修北大像建筑 , 因工程巨大 , 此次修建不到一年就停工 。 民国十七年(1928年) , 刘骥德又相邀敦煌乡绅张盘铭、德高望重的农人朱、莫高窟上寺住持易昌恕 。 及官绅农商各界复修 。 这一浩大工程由刘骥德、张盘铭、朱统筹并兼任集募 , 商号德兴恒负责会计出纳 , 易昌恕监理 , 历时八年“逐年劝募续修” , 至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终于修成巍峨壮观的九层楼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