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安徽湖底“渔网白骨案”:无名沉尸昭雪,淤泥中的罪恶( 二 )


如何推断其死亡时间?
如何判断其遭受过什么样的伤害?
这一切 , 随着肉身腐化 , 带给警方的只有无尽的谜团……
法医对这具白骨的死亡时间 , 也只能推测是1-10年以内!
(这么大时间跨度 , 给破案造成巨大难度)

死者的衣服
现场发现的物证很少 , 全部聚集在死者的衣物之上 ,
一件破旧的棉衣 , 上面还有好些被香烟烫出的窟窿 ,
棉衣口袋里 , 除了一个打火机 , 别无他物 。
一条破旧的棉裤 , 一条破旧的秋裤……
这些 , 就是仅有的现场物证 。
从这些物品上 , 能够解读出死者的身份信息吗?
很难……
充其量 , 只能说明死者并非穿着讲究之人 ,
因为这些衣物款式老旧 , 不像经济能力很强的人所穿之物 。
在对死者身份的研判谈论会议上 ,
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推测 。
第一种:认为死者可能是外地人 。
原因在于 , 焦岗湖的位置处于阜阳、六安、淮南交界地 ,
凶手可能并非焦岗湖本地人 , 而是外地抛尸于此 。
如果这种情况成立 , 那么案子将更加难办 。
第二种:认为死者可能的当地渔民!
这种推测 , 其实还是基于“远抛近埋”的行为规律 ,
虽说 , 尸体是被沉入湖底 , 看起来像是“远抛” ,
沉在无人察觉的湖底 , 和“埋尸”产生的效果一样!
这其实是另外一种形式的“近埋”
有警员还注意到 , 装着尸体的渔网 , 在发现的时候是系在一起的 ,
而系在上面的是3个活结 , 并非死扣 。
这种手法 , 也和当地渔民的做法相似……
因此 , 结论应该是:
死者和凶手 , 都可能是本地渔民!
真的会是这样吗?
04、查无此人
最终 , 大家一致认定 , 按照第二种推测继续查下去 。
如果死者是当地渔民 , 那么走访焦岗湖周边的渔民生活区 ,
摸排每家每户的情况 , 查找近10年以内的失踪人口 , 便是重中之重了 。
焦岗湖这片区域 , 一共生活着500多户 , 两千多名渔民 。
为了尽快完成走访摸排 , 仅侦查员就派出去40多名 。

可是 , 半个月下来 , 摸排结果令大家有些失望 。
按照居民们的反馈 ,
10年以内 , 本地没有发生过有渔民失踪的事情……
当然 , 由于时间太过久远 , 当地已经有50多户渔民迁走 ,
他们中有的上岸转行不再打渔 , 有的则去了外省安家 。
为了不漏掉每一个可能性 ,
警方还克服重重困难 , 将这50多户已经搬走分散到全国各地的住户也找到 ,
可是 , 最终走访下来 , 得到的答案还是一样 。
没有十年内失踪的45岁左右中年男人!
沮丧的气氛 , 萦绕在每个办案民警的心头 。

一个曾经活生生的生命 , 他也有父母、妻儿 ,
他的家人会怀着一种怎样的心情 , 想念着已经消失10年之久的亲人?
他被人沉尸湖底 , 成了无主孤魂 ,
几千个日日夜夜 , 若非河道清淤 ,
此人冤屈还会被无尽埋葬……
如今 , 只有公安干警可以帮他伸冤 , 还他一个公道!
想到这一点 , 所有的人都打起精神 ,
既然案子出现在了焦岗湖 , 他们就有责任为死者昭雪……
05、阴差阳错
大家应该还没忘记 , 渔网之内除了白骨 ,
唯一的物证就是那些衣物和一个打火机 ,
一组民警专门针对衣物和打火机在进行专项调查……
半个多月后 , 在一次寻访过程中 , 一个老太太无意间的一句话 ,
忽然令民警茅塞顿开!
“这秋裤 , 我也有一条啊!十几年前买的 , 质量好 , 现在还在穿!”
老太太指着死者秋裤的照片 , 说了这么一句 。

死者的秋裤
十几年前?
几个字 , 突然点醒了民警 。
在针对打火机的调查中 , 也有湖边小卖部的老人回忆 ,
那种打火机的样式很古老 , 十多年前他也卖过 , 现在早就换新款式了……

他们 , 是不是错过了什么重要信息?
由于尸体已成白骨 , 无法正确判断其死亡时间 ,
因此 , 一开始法医尽可能宽泛的指出了1-10年的时间范围 ,
大家在调查摸排时 , 关注的也全部是十年以内的失踪人口案例 ,
如果……时间范围划定不对呢?
死者是否已经沉尸湖底十年以上?
这个想法一出 , 一条重要信息突然跃上大家的心头 。
其实 , 在对焦岗湖渔民调查中 , 曾经出现过一条失踪人口信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