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连夜从杭州坐火车赶到上海 , 想劝女儿打消念头 。
“你从小生活在南方 , 现在当兵去了北方 , 怎么适应呢?尤其是当兵后 , 身不由己 , 说上战场就上战场 , 让我和你父亲如何安心呢?”说着说着 , 母亲哽咽了 。
母亲的苦苦哀求让王晓棠也十分难受 , 但她已打定主意 , 十头牛也拉不回 。
到了要坐火车北上报到的日子 , 母亲紧紧跟着王晓棠 , 来到了月台 , 拉着她的行李 , 就是不松手 。 黄宗江只好劝慰道:“伯母 , 你就把她交给7个字 , ‘中国人民解放军’ , 错不了 。 ”
或许是领导的保证起了作用 , 又或许是母亲本就心软了 , 默默垂泪后 , 母亲放开了行李 。 母亲背过身 , 拒绝看女儿上车 , 王晓棠抱了抱母亲 , 挥手北上 。
王晓棠参军不久 , 就迎来了全军大扫盲 。 她读过书有文化 , 担任了多个班级的教员 。 为了不影响进度 , 王晓棠每天都批改作业到凌晨 , 认真负责的态度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 。 就这样 , 参军仅半年的王晓棠 , 就荣获了三等功 。
之后 , 总政文工团去西北部队慰问演出 , 那时演的是折子戏 , 需要有人解说内容 , 文化底蕴深厚的王晓棠 , 自然成了报幕员的最佳人选 。
一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工团京剧团 , 慰问演出开始” , 声音洪亮、咬字清晰 。 再一看 , 小姑娘漂亮水灵 。
一时间 , 王晓棠火遍全军 。 闲睱时 , 战士们都爱学着王晓棠的腔调 , 模仿报幕 , 这成了战士们一天中最快乐的事情 。
1955年 , 王晓棠被调到了总政话剧团 , 话剧团的主演都是按名气和演技相互轮替的 。 王晓棠申请成为备选主演 , 希望也能轮换演出 , 却遭到了拒绝 。
一怒之下 , 她直接给话剧团政委写信 , 这一下 , 可捅了马蜂窝 。
分队长找她谈话:“你这就是破坏我们话剧团的优良传统 , 从来没有人敢越五级上报 , 你破坏了三大民主 。 ”训完话 , 分队长还让她写检讨 。
王晓棠不服 , 当即反驳道:“军事民主、政治民主、经济民主 , 这才是三大民主 , 我就写了一封信 , 争取演主演 , 咋就不民主了?”
听了她的话 , 分队长指着她大骂“觉悟太低” , 让她下去好好想想 , 就不再理她 。
最终 , 王晓棠也没有争取到当主演的机会 , 但是 , 另一个机会却悄然而至 。
抓住机会 , 实现梦想
1954年 , 长春电影制片厂的导演林农准备筹拍《神秘的旅伴》 , 在全国范围选角 , 对于早就耳闻过的王晓棠 , 他更是打算亲自会一会 。
一个冬日 , 林农来到总政话剧团 , 刚走进大门 , 就远远地看到一个小姑娘在雪地里练功 , 下腰、踢腿、走步 , 动作行云流水 , 看得出基本功很是扎实 。 当得知这个小姑娘就是王晓棠后 , 林农在心里赞许地点了点头 。
有人把王晓棠越级上报的事告诉林农后 , 林农更是哈哈大笑 , 说了句:“这泼辣的性格更符合了 。 ”
就这样 , 王晓棠得到了试镜电影的机会 。
得到消息的分队长找到王晓棠 , 激动地说:“你也别折腾了 , 有大导演看中你 , 让你去试演电影女主角 , 你 , 好好的 。 ”
王晓棠正在食堂吃饭 , 听完后 , 大颗大颗的泪珠掉在了饭盆里 , 她也不说话 , 一口一口吃着混着眼泪的饭 。 分队长见状 , 叹了口气 , 起身拍拍她的肩膀 , 走了 。
之后 , 王晓棠来到长春电影制片厂 。 为了成功入选 , 她准备了一个笔记本 , 随时向每一个人请教 , 逢人便喊“老师” 。
这份用心 , 让她在强手如云的试镜现场 , 过五关斩六将 , 最终成了《神秘的旅伴》女主角 。
影片一经上映 , 正直质朴、骄傲泼辣的彝族姑娘“小黎英” , 深入人心 。 王晓棠的名字响彻全国 , 她成了当时最红的女明星 。
在这之后不久 , 王晓棠与言小朋结婚 , 言小朋是京剧“言派”开创者言举朋之子 。
1958年 , 王晓棠参演的影片《边塞烽火》上映了 , 她的演技更加精湛 , 这次 , 她更是荣获了第11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青年演员奖 。
也是在这年 , 王晓棠成为了八一电影制片厂的剧团演员 , 那个冬天 , 她生下了儿子言群 。
推荐阅读
- 第十九期|全球药物研发进展一周速递
- 《普罗米修斯》9个工程师为何删减成了1个?
- 《独行月球》电影中这五个细节你是否留意到了?
- 《侏罗纪公园》:一部引发讨论的经典科幻电影
- “杀妻灭子”案的男子,入狱21年后回家
- 《锋回路转2:抽丝剥茧》:打破类型框架的推理杰作,剧情结局颠覆想象
- 多位行业顶流相继离世,讣告频出,网友:年关真是一关
- 《独行月球》,也许到了生命的最后,只有情感才是人类最在乎的吧
- 在太原感染高峰期出行,生活总要继续,大家冬至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