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莫测的动物,是曾经游到喜马拉雅山上的“鱼”?


神秘莫测的动物,是曾经游到喜马拉雅山上的“鱼”?


文章图片


神秘莫测的动物,是曾经游到喜马拉雅山上的“鱼”?


文章图片


神秘莫测的动物,是曾经游到喜马拉雅山上的“鱼”?


喜马拉雅山雄伟而壮观 , 是这世界最高的山脉 。 鲜少有人能够成功登顶 , 所以没有人会相信竟然能够在这个地方找到\"鱼\" 。 因为这里海拔极高 , 温度极低 , 再加上常年冰雪覆盖 , 所以山上动植物不多 , 尤其是爬行动物 , 但是在2亿年前 , 曾有动物登上了这里 。 而且它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 , 还是一种海洋爬行动物 , 所以说它难道是游上喜马拉雅山脉的?
这个神秘莫测的动物就是——鱼龙 。

登山队发现化石1964年 , 我国的登山队在喜马拉雅山上发现了鱼龙化石 , 这个地方海拔4300米 , 即使登山队队员站在此处 , 仍会感到寒冷难耐 , 氧气不足 , 很难让人相信鱼龙竟然曾经生活在这样的地方 。
于是 , 从此后的1966年起 , 我国多次组织针对喜马拉雅山的生物考察 , 在考察中不断地有新化石被发现 , 其中还是含有许多类似鱼龙的化石 , 但是没有十分确定 , 因为为了严谨起见 , 这些化石很快被运回了研究所 , 交给相应的专家来研究 。 经过研究 , 生物学家认为这些化石确实属于鱼龙 , 而且是鱼龙类中的新属 , 并为其取名为西藏喜马拉雅山鱼龙 。 从外形来看 , 这种鱼龙和今天的鲨鱼很相似 , 体长大都在10米左右 , 它们嘴内有锋利的牙齿 , 牙齿呈扁锥状;眼晴非常大且圆 , 适合在深海区生活;整个头部呈三角形;四肢已经进化为鳍足 , 扁平 , 适合游泳:身体呈纺锤形 , 尾巴很长 , 而且很有力量 , 鱼龙的尾巴在其游泳过程中将会为它提供助力 , 这使得鱼龙成为海洋中游速最快的生物之一 , 这也是它立足在海洋世界里的优势之一 。

喜马拉雅山白雪皑皑 , 异峰突起 , 一望无际 , 被称为世界屋脊 , 到处是冰川雪花 , 在这样的地方 , 竟然能发现这么多的鱼龙化石 , 考察人员着实感到惊讶 。 鱼龙原本是生活在海洋深海区的 , 它是怎样来到喜马拉雅山的呢?难道真的是游上来的吗?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 , 生物学家和考察人员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还原曾经的霸主 , 感叹沧海桑田经过调查发现 , 原来在1.8亿年前 , 喜马拉雅山这片区域还是一片汪洋大海 , 浩瀚无边 , 波涛汹涌 , 鱼龙就生活在其中 。 但是好景不长 , 由于地震或者火山喷发导致地壳运动频繁 , 地壳逐年升高 , 随着时间流逝 , 沧海变桑田 , 变成高山 , 而且至今喜马拉雅山每年仍在以一定的速度增高 。 在这过程中 , 原先海中生活的鱼龙有些逃避不及 , 便被埋在泥土中 , 假以时日就变成了化石 。
从化石上来看 , 鱼龙尾椎向下折入尾鳍下叶 , 一开始生物学家还以为这条鱼龙的尾巴受伤了 , 后来才发现 , 这是鱼龙在进化过程中的特殊构造 , 而且随着进化 , 下折程度将会加深 。 在早期 , 这种下折程度会轻些 , 甚至看不出来 , 但是到了晚期下折程度则非常厉害 , 让人觉得就好像尾巴受了很大的伤害一样 , 进化到最后 , 尾鳍的上叶和下叶相差无几 , 这种进化方式使得尾鳍在游水时就像是摇橹般 , 能够让鱼龙的游泳速度加快 。 根据这些特征 , 生物学家推断化石产生的时间应为晚三叠世 , 当时这里还是汪洋大海 , 可与古地中海相通 , 所以说鱼龙并不是真的\"游\"上去的 , 而是因为地壳运动被埋在泥土中 , 地壳升高 , 经过数千万年才到达了如今的位置 。

类似海豚的生育方式晚三叠世时期爬行动物种类很丰富 , 除了鱼龙外 , 像大多数的蛇类恐龙、龟、蜥蜴等都属于爬行动物 。 爬行动物一般都是卵生的 , 到了繁衍季节 , 爬行动物就会爬到陆地上将卵产下来 , 然后在陆地上孵成幼仔 , 如海龟就是如此 。 生物学家猜想 , 鱼龙是不是也是如此呢?
后来 , 古生物学家在研究鱼龙化石时 , 发现其中有些化石正呈现怀孕状态 , 证明鱼龙像鲸鱼和海豚一样 , 可以不到陆上产卵 , 而是直接生下小鱼龙 。 生物学家认为 , 呈怀孕状态的鱼龙化石可以分为两种可能 , 一种是正常繁衍 , 小鱼龙活得好好的 , 而且尾巴会先生出来;第二种就是鱼龙已经死亡 , 随着鱼龙身体不断地腐烂会产生相应的气体 , 将小鱼龙推到产道之外 , 小鱼龙就这样出生了 。 这种生产方式在鲸鱼中是常见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