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近日 , ANGLEBABY在和上海富豪圈聚会时 , 拍照位置在边缘 , 被网友群嘲:明星不如富豪 , 占不上C位 。
一提起C位 , 便和一系列的优秀联系在一起:中心位置、备受瞩目、享受优待、优秀到发光……似乎成为了C位 , 便走上了人生的巅峰 。
但是 , 在美国华裔女作家伍绮诗的《无声告白》中 , 绝对C位的女孩莉迪亚 , 却用自杀 , 逃离了C位 。
一、投射效应下的C位 , 如同沼泽李先生和李太太有三个孩子:哥哥内斯 , 老二莉迪亚 , 妹妹汉娜 。 尽管处于老二的尴尬位置 , 但是在李先生一家中 , 莉迪亚却是李先生和李太太的掌上明珠 , 他们把所有的关心和爱都倾注在莉迪亚身上 , 以至于小妹妹汉娜总是怯怯地等待着父母的笑脸 。
因为李先生是华裔 , 从小因为“独特的长相” , 而受到排挤、冷眼 , 因为肤色不同导致多年没有朋友 。 李太太为了婚姻放弃了多年的梦想——成为一名医生 。
莉迪亚遗传了母亲的蓝眼睛和父亲的黑头发 。 父母深信 , 莉迪亚一定能实现他们无法实现的梦想 , 他们将自己无法实现的“想法”全部投射到莉迪亚身上 , 于是:
- 母亲为她规划了“医生”的职业道路;
- 母亲为她安排了物理、生物、科学展览等课程;
- 每年母亲送的生日礼物都是一本解剖相关的书籍;
- 母亲不断监视着她的成绩 , 补课 , 补课 , 补课
- 父亲不断探查着她和朋友的关系
母亲总说“只要你感兴趣”“只要你愿意” , 但是每一场母亲的精心安排之下 , 都是母亲自然而然地认真 , 似乎她决定的是自己的生活 , 而不是女儿的生活 。 尽管“她每次都是真心征求女儿的意见 , 但是她没有意识到 , 自己在开口的时候紧张地屏住了呼吸 。 ”
就这样 , 莉迪亚“被迫承载着父母的梦想 , 压抑着心底不断涌起的苦涩泡沫 。 ”当莉迪亚受邀参加同学聚会时 , 母亲一句“你应该复习考试” , 将莉迪亚圈养在“学习”中 , 从此 , 莉迪亚再也没有受到过同学的邀请 。
“莉迪亚没有任何消遣来帮助自己忽视她的世界中那个母亲” 。
父母将自己年轻时的遗憾 , 全部投射到莉迪亚身上 , 将她置于家庭的绝对C位上 。 而C位如同沼泽 , 让人越是挣扎越是痛苦 , 越是逃不出 。
可是父母以“爱”之名的“过来人经验” , 就像撕裂的肋骨 , 让莉迪亚疼 , 然而别人却看不到;母亲站在道德制高点上的“为你好” , 句句逼人 , 却又无法反驳 。 于是在莉迪亚选择了用自杀 , “无声”地抗议者父母制定的人生 。
二、爱无边 , 人有界很多家长将教育专家提倡的“在爱中长大的孩子 , 容易感受爱 。 ”奉为家庭教育的金科玉律 。 但是作为家长 , 你真的明白什么是爱吗?
就像《无声告白》中的李先生和李太太 , 时时挂念着莉迪亚 , 但是莉迪亚却一点都感受不到爱 。
其实 , 爱并不是一种感受 , 而是以尊重为前提的守护 。
那么就需要父母做到如下三点:
第一 , 父母是浏览器 , 而不是鼠标 。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 孩子在父母嘴里获得“为什么”的答案 , 父母以自己的经验和眼界 , 告诉孩子未知的世界 。 但是 , 父母仅仅是浏览器 , 供孩子搜索到信息 , 不要作为鼠标 , 替孩子去决定 。
正如李太太对莉迪亚所说“别让人生从你身旁溜走 。 ”人生 , 是属于孩子自己的 , 而父母提供给孩子足够的信息 , 让他们做自己的鼠标 。 这是对孩子最起码也是最重要的尊重 。
第二 , 用眼睛和孩子相处 , 而不是嘴巴
海明威说:“人一辈子用两年时间学会说话 , 却要用一辈子学会闭嘴 。 ”
面对孩子的时候 , 父母经常本能地说“你不能””你不行”“你不许”……继而说着“你应该”“你最好””你必须”…….尽管父母的每一句中都包含着对养育子女的责任 , 但是却都是站在了自己的角度 , 用“我以为你”“我认为你”为前提 , 甚至很多父母都没有真正地了解孩子 , 不知道孩子喜欢什么 , 更不会知道孩子的梦想了 。
推荐阅读
- 案例:男子谎称自己是妇科医生,给女友闺蜜看病,称有独特见解
- 论一个网红医生的自我修养,是时候揭开真相了……
- 吃一口堪比10个塑料袋,13岁男孩身高停滞,医生怒斥:“1牛奶”怎么常喝
- 4年前被一只小猫咬伤,丹麦男子切掉手指,4年后仍不治身亡
- 高烧到40.6度,一个独居朋友开始呕吐,差点就脑子断片生命断片了
- 2012年,女孩体检发现左肾离奇消失,怀疑被医院偷切,真相如何?
- 四个细节表明,老人抡椅子砸人是对鲁医生的报复,而非正当防卫
- 女子花数千元学跆拳道防身,苦练数月炫耀成果,男友:歹徒兴奋拳
- 杭州男子一次性收到150片退烧药!这个买菜群在做一件很新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