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何不食肉糜”到“言论自相矛盾”:专家是如何沦为贬义词的?( 二 )


再仔细从信息浪潮里搜索一番 , 我惊奇的发现 , 类似“自相矛盾”的观点还不少 。
例如 , 前有专家说阳后两周左右才能产生抗体 , 后面就有别的专家说病毒进入我们身体的那刻起 , 我们的免疫系统的开始工作了 , 就会有抗体了 , 两周左右可达到巅峰 。


前有专家说二次感染会加重症状 , 甚至有着生命危险 , 后面就有专家出来辟谣说 , 二次感染的症状会越来越轻 。


还有专家前脚说完阳康后我们就能逐渐回复正常生活 , 后脚就另有专家站出来提示说 , 阳康后切莫放飞自我 , 否则病情可能会反复……

本来互联网浪潮里的庞杂信息就够多了 , 没想到就连专家们的话也开始变得自相矛盾起来了 , 各个的说辞都截然不同 , 我们到底该听谁的?
兼听则明 , 不可全信 , 相信自己 。
这是被点赞到最高处的高赞答案 。

但自相矛盾也并非专家沦为贬义词的全部原因 , 再往前看 , 还有更加离谱的 , 更加何不食肉糜的 。
被冠以“专家”头衔的许宪春 , 大多数人几乎都不曾听到这个名字 , 但一定知道出自他口中的那句“低收入群体可以出租闲置房或用私家车拉活来增加收入” 。

同样被称为“专家”的陈浩 , 最为著名的言论是“国内家庭平均总资产300万很正常 , 现在谁家还没个50万现金呢?”

专家李剑阁 , 提出的观点是“我们不能提高劳动者的工资 , 低工资是我们的优势 , 老百姓工资太高了 , 应该降到合理水平” 。

还有位女专家谭雅玲 , 建议“年轻人要放弃高薪职业 , 去赚钱少的岗位锻炼” 。

这些拥有着高学历高收入 , 头上顶着耀眼光环 , 身后披着一连串不同头衔的专家们 , 何以提出这种“高知低智” , 令小学生看了都不禁捧腹大笑的观点和言论?
因为他们将自己视为丈量这个世界的标准尺度 , 以为这个世界上人人都有着与他相差无几的优渥生活条件 , 已经没有了吃不饱穿不暖 , 挣扎在贫困里的穷人了 。
那些被我们视为无比可笑的观点和言论 , 只会让专家们疑惑 , 自己哪里说的哪里有瑕疵吗?哪里有问题吗?他们为什么要嘲笑?为什么要反驳我?
归根结底 , 是脱离群众太久了 , 久到已经到了“何不食肉糜”的地步 。

从“何不食肉糜” , 再到“言论自相矛盾” ,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专家”二字产生怀疑 , 便已然注定了它成为贬义词的结局 。
只是 , 可惜了那些真正埋头苦干搞科研 , 造福人类的真专家们的清誉 。
只希望 , 那些既无德也无独立思想的“专家” , 不要再给真专家抹黑了 。
既然不知对与错 , 完全可以沉默不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