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天空再次出现巨型光柱,专家说是自然天象


沈阳天空再次出现巨型光柱,专家说是自然天象


文章图片


沈阳天空再次出现巨型光柱,专家说是自然天象


文章图片


从8月26日开始 , 辽宁沈阳出现了非常罕见的巨型光柱奇观 , 天空中形成了三条巨型光柱 。在这三个巨型光柱中间位置 , 还有一个类似于地球的日冕层(或者说日冕层外围) 。8月26日 , 沈阳市民在天空拍摄到了这一罕见的自然天象 。从图片上可以看出 , 这个巨型的光柱出现在沈阳市区上空的东北方和西北方向的交界处 , 而且这两个区域恰好是城市中最热的地方 。所以出现这种现象让很多人都感到非常幸运 。这也是一种自然天象现象 , 因为光从太阳和月亮上反射下来之后形成这样的光学现象 。其实这种现象在今年7月份之前就已经出现过几次了 , 而辽宁这次出现的巨大光柱子非常罕见 , 因为这种奇观只有在东北和西南地区才会出现 , 而且只此一次 。专家表示:在我国辽宁省境内出现光柱主要是大气光学造成的错觉效果 。由于地球是一个椭圆形的星球 , 而且地球离太阳比较近(大约6000公里) , 所以在地球上可以看到比较长的光柱非常罕见 。


“幻日”也称为“日晕” , 是一种非常罕见的天文现象 。这种自然天象 , 由悬浮在大气中的微小冰晶组成 , 它们可以折射太阳光 。但由于它们非常细小 , 而且是从太阳上反射回来的光线而不是经过我们眼睛的阳光 , 所以看起来像一道光环 。这种现象在夏季或者冬季都会出现 。在天空中 , 如果太阳的位置足够高或者太低 , 就会出现这样的光学现象 。所以我们可以通过眼睛来判断这个地方是否有“光柱”和“光斑” 。
这种光柱其实是日冕物质抛射的结果 , 也称为太阳光柱 。这种现象发生时 , 如果有一团很薄的乌云 , 那么会在太阳下方形成一个巨大的阴影 。根据地球的轨道 , 太阳光从地球表面反射下来之后将穿过日冕层(或日冕层外围) 。 日冕层位于大气上层1000公里左右的地方 。由于日冕层具有很强的吸光性 , 所以会让我们感觉到周围环境比以前更明亮了 。但实际上 , 这里并不是最明亮的部分 , 因为它只是太阳辐射中最外层 , 直径约为400公里 。日冕层还具有一个独特的特性:在日冕层处存在着非常薄而特殊的大气层 , 其中一些气体吸收了一些太阳光 , 使其看起来比周围要明亮得多 。日冕层是地球大气外层中一种密度最小也是最高的部分 。由于它有如此强的吸收能力 , 其外围非常明亮 , 比周围略暗一点(大约1~2个标准足球场) 。日冕是在太阳周围形成一圈气体光环和光晕时形成的一种大气结构 。


如果你要拍摄光柱 , 那么请注意一定要用专业的设备 , 因为专业设备拍摄的效果是最好的 。如果你拍摄到了这些光柱 , 那么你可以将它们放大5倍 。将相机的焦距调到合适的距离 , 让图像最清晰 , 这样就能拍到完美且清晰的照片 。如果画面太暗或者不清晰 , 请将它们降低到1/10大小 。如果你可以拍摄到这些光柱中最明亮的部分 , 那么请尝试增加快门速度和降低拍摄速度以及使用三脚架 。用闪光灯或慢速快门 , 尽可能地避免抖动镜头 , 以免出现一些不必要的噪点 。不要使用三脚架;如果你要通过镜头捕捉一束光柱 , 那么请用大光圈和长焦距来拍摄 。尽量在晚上拍摄光线暗淡且有一定厚度的天空光柱 。
然后光线射到地面上的时候 , 因为光的折射现象 , 就会产生不同光球和光柱的效果 。一般来说 , 光球和光柱的形状是非常相似的 , 所以也被称为“晕环”或者“晕圈” 。而晕圈又被称为大气光学现象 , 是指光线经过空气折射后所形成的一种自然天象、现象 。由于光穿过空气传播时受到空气质量和密度等因素的影响 , 因此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折射现象 。光线照射到地面上时 , 由于折射和反射等原因而发生相应变化 , 形成各种不同形状、颜色和结构的晕现象 。其中最常见的就是由光线直接进入地面形成晕所形成的晕圈 , 例如:


当光从一个方向射向地球的时候 , 就好像是地球被巨大的光柱所包围 , 看上去非常壮观 。而在城市上空、高楼上以及一些没有高大建筑的地方都可以看到这种现象 , 这说明了城市上空以及高楼上的光柱子不是来自于城市中的某个地方 , 而是来自于天空 。但是这两种现象也不一样 。一般来说 , 光柱是从一个固定不动的物体上面反射过来的;而在高空中 , 光柱往往会变成一些形状不规则甚至扭曲的物体 。所以人们看到像这种巨大的光柱子也会感觉到有些怪怪的 , 但实际上在自然界中是没有这么奇怪的现象存在的 。那么在生活中我们遇到光柱效应这两种现象该如何区分呢? 一般出现在比较高且比较明亮、大气透明度好、太阳和月亮之间距离远 , 以及没有高楼等高大建筑遮挡时才会产生 。通常出现在晴朗无云、大气透明度高、天空比较晴朗等大气透明度高且太阳和月亮之间距离远的情况下才会产生 。在天气状况比较好时一般很少能够看到这种现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