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自己的“秘密花园”,重新审视自我认知( 二 )
间隔时空是我们每个人的“秘密花园” 。 他为元认知能力的发挥提供了巨大助力 , 可以令我们成长 , 令我们更优秀 , 让我们更幸福 。
人类的五大认知缺陷以及补救措施
作家罗伯特·赖特说:“人类经常看不情世界 , 而因此给自己和他人造成无尽的痛苦” 。
我们总在渴求凡事合情合理 , 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 只是希望别人按照自己想的样子生活或工作 , 但常常事与愿违 。 这样的我们时常很痛苦 , 很失望 , 甚至经常会发出绝望的嘶吼:老天呐 , 我想要得那么简单 , 为什么总也达不到?
作者认为 , 大千世界是复杂而神秘的 , 我们却总奢望将其简化 。 他在《超越元认知》这本书中总结了以下五大认知的缺陷 , 并且教会我们补救的措施 。
2 认知缺陷一:奢求简而化之
2 认知缺陷二:沉迷定数执念
2 认知缺陷三:情绪不由自主
2 认知缺陷四:内心冲突不断
2 认知缺陷五:追求真实意义
因为篇幅关系 , 我们就简单分享一下书里的第一个认知缺陷吧 。
比如 , 认知缺陷一:奢求简而化之
也许是大脑进化的程度问题吧 , 我们通常遇到复杂的问题 , 大脑会非常习惯成自然地把信息处理成自己能理解和吸收和碎片 , 然后再把简化后的认识存储起来 。 这样做 , 导致的后果就是过度简化 。
通俗一点讲就是 , 人类在有意无意之中追求简单 , 并且习惯于单一、单向的因果关系 。
我们想想 , 当减肥热潮兴起的时候 , 有多少产品应和了我们大脑的思考特征 , 把减肥产品和减肥简单地划上了等号呢 。
事实上 , 没有合理的膳食搭配、没有适当的运动和睡眠来配合 , 减肥都是无效的 。 这件事是具有复杂性的 。 不是简单的因果关系 。
人类凭借自身强大的大脑成为这个世界上对寻找规律最有兴趣的动物 , 但是与这个纷繁混杂的世界完全格格不入 。
外界常常会带来没有价值的嗓音 , 我们并非擅长屏蔽 , 反而会饶有兴趣地解读 , 而且常常是从一系列的随机事件中努力寻找有意义的信息 。
这一点在认知缺陷中叫着过度解读 。
比如说 , 把别人的本事看成是运气 。 (“我说啊他成功的原因是因为他有好聪明的脑袋”)
亨利·路易斯·曼肯说:“但凡遇到问题就想找到简单明了的解决方法 , 那犯错的概率至少为十之八九” 。
所以 , 作者告诉我们补救措施 , 就是控制自己的简化心理 , 学习运用系统思维来思考与判断 。
系统思维是一门观察整体性的学科 。 在这一框架下 , 我们看到的不是事物个体 , 而是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 不是一帧静态的画面 , 而是不断变化的规律 。 这段话来自著名的管理大师彼得·圣吉 。
复杂是这个世界的特征 , 而系统思维也叫框架性思维 , 如圣吉所说 , 不要轻易地做出判断而需要去把握事物内部的逻辑关系 。
系统思维就让我们在自己的秘密花园--“间隔时空”里 , 学会找到事物的因果关系 , 理清随机事件背后的千丝万缕 , 以及提出疑问 , 并寻找答案 。 经过这样的系统性思考 , 我们做出来的决定 , 错的风险性就降低了许多 。
此外 , 我们针对认知缺陷二至五 , 作者的补救措施建议是:
2 补救措施二:克服定数迷恋
2 补救措施三:摆脱情绪挟持
2 补救措施四:力求一心同体
2 补救措施五:追求真实意义
面对变化万千的世界 , 我们会犯很多的错误 , 总需要从过去的错误中复盘总结吧 , 去找出自己认知缺陷 , 然后去补救 , 刻意练习 , 养成习惯 , 这样我们的认知会一路提升 。
作者在本书的最后说到:
人类的短视助长了我们自私自利、自以为是、自命不凡、自行其是的毛病 。 间隔时空是我们的避难所 , 只有到了那里 , 我们才能摆脱内心反复上演的阴谋和遐想 。 同时 , 学习用开心的心态去接受别人的建议 , 参考别人的想法 , 个人的视野与思路才会越来越开阔 。
推荐阅读
- 网红“吃货奶奶”病逝!享嵩寿103岁,网友悲痛错愕:太突然了
- “白色污染”为什么被可生物降解材料所替代?
- “水泥鼻”擤鼻时眼角冒泡,江苏女子眼睛出气震惊网络,属正常反应
- 女子称在网上做心理咨询时被辱骂,“你死去”,公司:已开除该员工
- 宇宙到底有多空旷,已经膨胀了138.2亿年,但还是“一片荒芜”
- 极氪009不香了!新“陆上公务舱”首发,内饰惊艳,明年上市
- ?男子贷款100万借人,收到对方短信:“我去自首了,诈骗罪”
- 冰上漂流389天后,科学家们带回一个噩耗:北极正默默“死去”
- 科学家发现大西洋深海底“完美排列”的洞,是谁留下的?
- 地球能否被“挖穿”?苏联曾用了24年试验,最终得出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