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者|歙县千年古村瞻淇村,现存明清古建筑100多幢,嬉鱼灯传承了800年

旅行者|歙县千年古村瞻淇村,现存明清古建筑100多幢,嬉鱼灯传承了800年

文章图片

旅行者|歙县千年古村瞻淇村,现存明清古建筑100多幢,嬉鱼灯传承了800年

文章图片

旅行者|歙县千年古村瞻淇村,现存明清古建筑100多幢,嬉鱼灯传承了800年

文章图片

旅行者|歙县千年古村瞻淇村,现存明清古建筑100多幢,嬉鱼灯传承了800年

文章图片

旅行者|歙县千年古村瞻淇村,现存明清古建筑100多幢,嬉鱼灯传承了800年

文章图片

旅行者|歙县千年古村瞻淇村,现存明清古建筑100多幢,嬉鱼灯传承了800年

文章图片

旅行者|歙县千年古村瞻淇村,现存明清古建筑100多幢,嬉鱼灯传承了800年

文章图片

旅行者|歙县千年古村瞻淇村,现存明清古建筑100多幢,嬉鱼灯传承了800年

歙(shè)县 , 是安徽黄山市辖县 , 地处皖南地区 , 其历史非常悠久 , 秦朝置县 , 宋朝设徽州府 , 为古徽州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 历经千年岁月沉淀及洗礼 , 这片土地上依然保留着诸多古色古香的徽派古村落 , 或声名远扬 , 或隐于尘世 , 少有人知 , “瞻淇村”就是其一 。

瞻淇村坐落在歙县县城以北约10公里处 , 徽杭高速沿村边而过 , 杭徽公路穿村而过 , 公路边的那棵千年古樟树就是其标志 。 似乎每一个古村都有一棵古树 , 看到它 , 就看到了回家的路 , 是当地村民的依靠 , 亦是游子心灵的寄托 。

瞻淇古村虽然知名度不高 , 却藏着许多宝藏级徽派建筑 。
追溯起村子的历史 , 始于唐代 , 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悠久历史 , 村子的名字也非常有趣 , “瞻淇”二字来源于《诗经·卫风》中的“瞻彼淇奥 , 绿竹猗猗” , 文化底蕴深厚 。 不止如此 , 村名还蕴藏着一段典故 。

作为千年古村 , 瞻淇村现存古建筑100多幢 , 大多为明清时期的建筑 。 不止如此 , 这里留存有北宋名相范仲淹的手迹 , 明末著名书法家董其昌的墨宝 , 及载入《唐史》的“儿女救母”的英勇壮举 。

走进村子 , 随处可见的徽派古建筑 , 着实让我颇感意外 , 毕竟平时也几乎很少听人提及这里 , 说到徽州古村 , 基本都说道西梯宏村 。
瞻淇村的明清古建筑堪称徽派建筑的精品 , 历经数百年岁月洗礼 , 那斑驳的墙壁仍在诉说着历史的往事 。 到这里 , 主要游览天心堂、方金荣宅、宁远堂、九世同堂、兰芬堂、资政第等这几处宅子即可 , 尤其是其雕刻 , 堪称徽雕之绝 。

瞻淇村的主街是历史上徽商往返杭州必经的徽杭古道 , 也是如今村子里最热闹的一条街 , 另外一条老虎巷是村子里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古巷子 。 为何会叫“老虎巷”?指的是这条巷子学子众多 , 书声琅琅 , 如虎吼 , 历史上曾有18个秀才从这条巷子里走出 。

历史上瞻淇村的确是名人辈出 , 当地地方志《歙县志》就记载有42位 。

眼前这座宅子为方金荣宅 , 宅院至今依然有人居住 , 属于典型的“四水归堂” 。

这座宅子最吸引人的当属那“八仙”题材的雕刻 , 每两位仙人一组 , 供四组 , 雕刻神态各异、栩栩如生 , 未走进这座宅子前当地村民就极力推荐我到这里看上一眼 , 果然名不虚传 , 堪称徽州一绝 。

在那是 , “八仙”题材的雕刻非常之多 , 但如此精致精细的着实非常罕见 , 宅院内的窗户也有雕刻 , 据村民说是八仙所持的“仙器” , 如此雕刻也有着驱鬼辟邪之意 。

这条巷子绝对可以称之为“网红打卡点” , 那曲折错落的台阶 , 白墙灰瓦的建筑 , 斑驳的墙壁 , 坐在石阶上的老人 , 此情此景 , 恍若一下子穿越回到了数百年前 , 来往的商人 , 成队的马儿在眼前浮现 。


如今像这样原生天、淳朴的古村落着实非常少了 , 希望可以继续保持下去 , 也希望有商业化元素的加入 , 毕竟时间久了 , 或许就真的成残垣断壁了 。

在瞻淇村有一项传承了800多年的民俗活动 , 即瞻淇嬉鱼灯 。
每年元宵节 , 村民自发组织绘制鱼灯 , 以其画工精美而、造型独特而吸引了不少游人的目光 。


鱼灯有大有小 , 大的两三个人举一只 , 小的一个人可举两只 。 小鱼灯走在前面 , 后面则是一只只时而翻滚、时而上下起伏的鲤鱼 。 大鲤鱼每到一户人家时 , 都会放慢脚步 , 这户人家则会燃放鞭炮 , 迎接鲤鱼的光临 , 那场面格外的喜庆热闹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