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如何面对死亡是谁都逃避不了的话题 , 有人在生命的最后散尽家财 , 卖房卖车只为多活一天 , 有人拒绝治疗 , 坦然接受死亡 。 上海一家没有任何医疗设备的医院 , 却一度受到临终患者的追捧 , 临终关怀医院真的有它存在的必要吗?
视频中这个大男孩名叫王龙 , 今年27岁 , 他的故事同样令人震撼 。 住进临终关怀医院的是王龙的父亲王跃进 , 今年是他患直肠癌的第18年 , 或许是老父亲知道自己时日不多 , 不想给孩子增添负担 , 才主动提出要住进这家医院 。
在王龙的印象里 , 他与父亲的感情并不太好 , 王龙是家中独子 , 父亲对他高要求高期待 , 一点小事做不好就会皮带伺候 , 王龙潜意识里是非常惧怕父亲的 , 大四一毕业 , 他就入伍当兵 , 多年的部队磨炼让他的性格更加沉稳独立 , 与父母几乎零沟通 , 谁曾想等他真正成熟以后 , 却发现父亲早已褪去了当年的高大伟岸 , 头发也变得花白 。
父母实在瞒不下去了才向王龙说了实话 , 其实王跃进患直肠癌已经18年了 , 现在已经到了无法独立进食的阶段 , 王龙来不及犹豫 , 只好按照父亲的嘱托将他送到静安区临终关怀病房 , 在这里结束他最后的日子 , 王龙一直无法接受父亲时日无多的现实 , 怎料屋漏偏逢连夜雨 , 另一边母亲在赶往医院的路上出了车祸 , 造成骨折 , 王龙不得不分身去照顾母亲 , 一时间忙得像个陀螺 , 徘徊在两个医院之间 。
一边是母亲左腿骨折 , 右脚跟腱断裂严重 , 一边是父亲生命垂危 , 随时都可能离开人世 , 王龙仿佛一下从天堂坠入地狱 , 家庭突然破碎 , 自己不到而立之年 , 不得不承担起照料双亲的责任 , 这种痛苦和无力感一度让他崩溃 。
王跃进在医院只停留了10余天 , 就永远的闭上了眼睛 , 最终王龙手捧父亲遗像 , 给他唱完了最后一首歌 , 王龙强忍内心的悲痛 , 看着父亲在殡仪场化为一丝烟灰 , 最终他还是没能忍住在门前给父亲下跪磕头 , 做了最后的道别 。
死亡是一个沉重的话题 , 世间万物都将走向这个终点 。 据说人类越到晚年就会越惧怕死亡 , 这也是出于求生意识的本能 , 越是临近死亡的年龄 , 越是敬畏和尊重 。 有很多医者认为 , 临终关怀既是看病 , 也是医心 , 临终关怀医院的存在 , 有一定的必要性 。
迄今为止 , 全世界只有一个允许安乐死的国家 , 那就是荷兰 。 据统计每年选择安乐死的荷兰人大约有2.5万 , 而且自安乐死合法化以来 , 几乎呈现逐年递增趋势 , 为什么这么多人支持安乐死?我国对于“安乐死”的态度又是如何呢?
这或许也跟大部分恶性肿瘤无法治愈有关 , 据说每年上海死亡人数11.5万 , 光是恶性肿瘤患者就高达4万 , 在中国 , 每一天就有超一万人被确诊癌症 , 每分钟有8人患癌 , 人们对死亡的恐惧、怕给家人带来额外的负担 , 所以能体面、圆满的离开也成为更多临终患者的追求 。
现代医学的发展和壮大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 , 让多数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得以提高 , 不过很多疾病仍然还是现代医学无法攻克的难题 , 死亡也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话题 , 出于对社会安全的保障 , 我国法律尚不允许安乐死 , 所以如何让生命有尊严的谢幕 , 尽量减少临终患者的痛苦 , 这依然是个任重而道远的课题 。
【国内首家“安乐死”医院,病人不再接受治疗,让生命有尊严的消逝】人有生命老病死 , 死亡是每个人都要面临的话题 , 如果生命走向终结 , 你是倾家荡产只为获得一天时间 , 还是会选择躺平 , 住进这样一家医院呢
推荐阅读
- 上海某地,2000元就可以插队提前进行殡葬服务!现在是怎么了?
- 宁波女子多年不孕,2019年丈夫在外出差却被医生告知:你老婆生了
- 山东,一位女主播阳后,称“一点儿也不难受”,半夜爬起来进行直播,万万没想到,她搞了个小围炉煮茶
- 女律所主任遭丈夫手撕,称法院三分之一法官被妻子拉下水
- 被人打成轻伤,对方既不赔礼道歉,又不赔偿损失,该怎么办?
- 央企华润置地,一把出手124亿
- 地球真的经历过大灭绝吗?
- 网络暴力、学校霸凌,这本书告诉你,自己也是一个“作恶者”
- 故事:小舅子买了新房,却把姐姐气进了医院,父母跪地痛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