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如何沦为“砖家”?为何他们一发声,百姓就忍不住开骂?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曾经我们对学术领域的专家 , 是抱着尊敬的态度的 , 毕竟国家的整体发展 , 都离不开专家们的贡献 。
然而近年来 , 随着一些专家言论的失真和自媒体的流行 , 越来越多人将专家视为“砖家” 。
从最初人人敬仰的专家 , 沦为被群众攻击怀疑的对象 , 到底是为什么 , 百姓对他们信任度不高了呢?并且一发声 , 就要开骂 。
价值观冲突如今网络信息鱼龙混杂 , 一些专家们的发言更是受到民众的重视 。 然而有些专家的发言虽然听起来是提建议 , 但其实受到的是网民的抵制和谩骂 。
据悉 , 专家一词一般称年龄较大 , 并且对该领域有专门的研究且擅长的人 。 但是网民大多是20岁左右的青年人 , 他们和专家之间大概是爷爷辈的距离 。
可是专家的言论却听起来扎心 , 完全不为群众考虑 。
比如说 , 专家们提倡买房时降低首付 , 延长还款年限 , 还有建议年轻人应该放弃高收入工作 , 去低收入岗位上吃苦奋斗 , 这些发言完全没有体会到人民群众的疾苦 , 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
毕竟专家们的物质条件应该不错 , 可是提的建议却是处处踩雷 , 被骂也就不奇怪了 。 就拿放开二胎一事 , 很多年轻人都不能接受 。
毕竟如今生养一个孩子比较昂贵 , 高物价高压的城市生活背后 , 有谁能够轻易去生养呢?
更有的专家提出一些逻辑不通甚至违背道德的言论 , 比如说建议一妻多夫制 , 这样可以解决光棍问题 , 也能减缓彩礼压力 。 这些专家的言论 , 真是异想天开 , 比普通的网民发言还要大胆 。
综上所述 , 还是因为专家们没有体会民情 , 从自身的角度出发 , 当言论危及到大众的利益时 , 便会引起不满 。
当一个社畜在996时 , 上网却看到专家的狗血言论 , 实在让人扎心又想要吐槽 , 久而久之 , 专家们的话语便不再可信 , 甚至有网友看到专家就烦 。
利益驱使在网络上发表言论的专家被抨击还好 , 当看到一些专家拿着专业行骗 , 来谋取利益时 , 这实在是对人民群众的威胁 , 让大家愤怒 。
早年间 , 电视上经常出现一个医学专家的老奶奶 , 她看起来面相和蔼 , 在镜头中知识渊博 , 被人们认为是养生大师 。 但是经过扒皮后 , 她每次都会换不同的身份和头衔 , 在卫视频道中卖药 。
既说自己是“医院院长” , 又说自己是”苗医传人“ , 在不同的衣服包裹下 , 她上演着一场场洗脑和销售 , 对自己身份的包装也是为了售卖药品 。
终于在前两年 , 她被曝光是一个骗子 , 让无数人的血汗钱都进了她的腰包 。 在公众媒体的演示下 , 我们还能被骗 , 那么现实生活中的专家 , 难免让之生疑 , 担心又是打着专家名号来圈钱的骗子 。
归根结底 , 这些专家们也许有着丰富的学识 , 但是为了利益不惜诱骗大众 , 让人们对专家和骗子的分辨率降低 。
俗话说 , 真专家默默无闻 , 假专家抛头露面 。 比如说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 他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 , 即便耄耋之年 , 也要坚守一线 , 在稻田中做研究 。
他挽着裤脚 , 弯下腰的样子 , 像是个平常的老爷爷 , 丝毫没有专家的架子 。
真专家都是付诸行动的 , 他们用行动来让人民生活地更好 , 而不是在网上宣扬一些不靠谱的言论 , 来博取知名度 。
如今信息的高度发展 , 让骗子们的手段高明 , 前不久网红被骗1500万的事迹 , 就是因为信任一个专业的网红孵化机构才会得逞 。
推荐阅读
- 南太平洋出现“神秘怪响”,3000公里外都能听到,是海底文明?
- 三亚|国内比较“洋气”的两座小城,处处充满了外国气息
- 冬测成绩“满配”加持,零跑C11对比唐EV更值得入手
- “代办”养老保险?专骗“养老钱”!磐石警方破获养老诈骗案
- “头部缝了12针鉴定是轻微伤?”39度高烧在医院又挂彩了
- 青岛2023年春节仍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 “网红奶奶”去世,孙女官宣去世原因,生前给网友留下了深刻印象
- 死因成谜!61岁男子“蹊跷”撞铁杆身亡:家属索赔20万误工费!
- 世界杯狂欢后,阿根廷新年面临高通胀难题,4成民众生活在贫穷线下
- 新冠病毒是否攻击生殖系统,专家回应可能是压力导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