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发射61枚火箭,SpaceX成功秘诀在哪,我们为何复制不了?( 二 )



俄罗斯私营航天公司的飞船模拟舱第三 , SpaceX和马斯克真的很给力 , 很多国家的私人航天公司也有不错的基础 , 比如日本、欧洲的私营航天公司 , 但大浪淘沙 , 它们最终都销声匿迹了 。 而SpaceX发展初期 , 也经历了无数的失败 , “猎鹰”1、“星舰”的爆炸都可以列出一张长长的表格 , 但它最终坚持下来的 , 相反 , 一些私营航天公司仅仅经历了3次失败 , 就已经失去了信心 。

猎鹰1的失败次数
星舰的失败次数第四 , 马斯克虽然被很多人称为“大忽悠” , 但他的确很会把握市场 , 创造市场 。 其实在SpaceX发展起来之前 , 全球的商业航天市场就已经处于过饱和状态 , 也就是说搞火箭的很多 , 但能发射的载荷远远不足 , 大家都是吃不饱的状态 。 而马斯克生生创造出了一个“星链”的概念 , 用一个1.2万颗卫星的发射需求 , 保证了自己公司的火箭能够不断发射 , 不断迭代 , 这就像给和尚卖梳子 , 去撒哈拉卖雨伞一样 , 看似荒谬 , 但马斯克的确办成了 。

星链最重要的作用 , 是给SpaceX创造了海量的发射需求SpaceX由此形成了良性循环 , 当火箭的成熟性和安全性足够高时 , 它就不但能在国际市场上“大杀四方” , 而且连NASA和美国军方的单子都拿来了 , 现在NASA和美国军方的载人航天、卫星发射这些地球轨道的活 , 基本上都给私营航天公司了 , SpaceX一家就揽过来一大半 , 甚至连重返月球、载人登月都横插一杠子 , “星舰”赢得了登月飞船项目 , 未来甚至可能包揽整个“阿尔忒弥斯”计划 。

星舰可能包揽美国整个重返月球计划而很多航天公司精于技术 , 却不懂市场 , 最后只能抱憾离场 , 这个世界不缺有理想的人 , 也不缺有技术的人 , 但永远缺跨学科、能够突破自己行业局限 , 有整体眼光、能够高瞻远瞩的人和公司 , 马斯克就是其中之一 , SpaceX就是其中之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