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假区|解读卡塔尔世界杯开幕式 | 阿拉伯传统文化与西式文明超距离对话

度假区|解读卡塔尔世界杯开幕式 | 阿拉伯传统文化与西式文明超距离对话

文章图片

度假区|解读卡塔尔世界杯开幕式 | 阿拉伯传统文化与西式文明超距离对话

文章图片

度假区|解读卡塔尔世界杯开幕式 | 阿拉伯传统文化与西式文明超距离对话

文章图片

度假区|解读卡塔尔世界杯开幕式 | 阿拉伯传统文化与西式文明超距离对话

文章图片

度假区|解读卡塔尔世界杯开幕式 | 阿拉伯传统文化与西式文明超距离对话

文章图片

度假区|解读卡塔尔世界杯开幕式 | 阿拉伯传统文化与西式文明超距离对话

文章图片

度假区|解读卡塔尔世界杯开幕式 | 阿拉伯传统文化与西式文明超距离对话

文章图片

卡塔尔世界杯开幕式 | 跨越距离 , 向世界展示这片土地独有的故事

收录于合集#世界杯专栏7个



阿拉伯地区组


作者:徐振东
编辑:李志豪
排版:李辛澎


开幕式是世界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自1930年乌拉圭承办首届世界杯起 , 开幕式就肩负着表达东道主民族文化 , 向世界发出邀请的重要使命 。 卡塔尔是首个举办世界杯的阿拉伯国家 。 在短短30分钟里 , 卡塔尔用沙漠驼队、贝都因人的生活表达了文化传统 , 在主题揭幕中传达了对世界的关切 。







● 开幕式现场 , 图源:半岛电视台


沙漠风物


在引入短片中 , 主办方塑造了这样的意境 , 高远的天空中悬挂着一轮圆月 , 月亮的银辉洒向静谧无声 , 浩瀚无垠的沙漠 , 在沙脊上行走的是贝都因人和他们的驼队 。 空寂的世界中响起召唤 , 随之而起的还有贝都因帐篷里的篝火 。 在召唤的指引下 , 来自世界不同地区 , 不同种族的人们来到海天交际的巴依特体育场 。



● 月光下的驼队 , 图源:世界杯官方直播截图


月亮在阿拉伯文化中有着无可比拟的地位 。 在蒙昧时代 , 贝都因人的宗教信仰是以月亮为核心的 。 贝都因人昼伏夜出 , 躲避白天太阳的暴晒 , 他们在月光下放牧牲畜 , 月亮崇拜是游牧社会的象征 。 游牧民认为月亮使水蒸气凝结成慈爱的露水 , 滴在牧场上 , 使植物有成长的可能 。 伊斯兰教创立后 , 禁止崇拜星宿偶像 , 但月亮文化依旧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 伊斯兰教历(回历)就是一种太阴历 , 依据月亮的阴晴圆缺划定穆斯林们的起居作息 。


骆驼是阿拉伯人最为忠实的伙伴 。 在古代 , 新娘的聘礼、凶手的赎罪金、赌博者的赌注、酋长的财富 , 都是以骆驼为计算单位的 。 古兰经称骆驼是“真主的特赐”(《古兰经》16:5-8) 。 哈里发欧麦尔说:“在骆驼繁殖的地方 , 阿拉伯人才能昌盛 。 ”在沙漠旅行的危难关头 , 阿拉伯人会宰杀骆驼 , 或用棍子插入骆驼的喉咙里 , 使它将胃里的水吐出来 。 倘若骆驼喝水后不过一两天 , 胃里的水勉强可以做饮料 。 在石油时代到来前 , 采珠业 , 开采盐矿和骆驼饲养是卡塔尔人主要的收入来源 。 作为生产工具的骆驼淡出生活 , 作为文化象征的骆驼却保留下来 。 在阿拉伯语中 , 有一千多个名词是关于骆驼的各个品种和生长阶段的 , 还有诸多衍生的形容词和谚语 。 阿拉伯人认为骆驼眼睛大 , 睫毛长 , 有着优雅的脖颈 , 所以美丽一词与骆驼同根 。 此外 , 还有“家有春产母驼崽 , 不愁钱财与吃喝”、“骆驼汇聚之日”(阖家团圆)等等民谚 。



● 驮着哈瓦迪旅行床的单峰驼 , 图源:世界杯官方直播截图


贝都因人和他们的家


观众如同月夜沙漠中漫游的旅客 , 在欣赏过沙漠风物后 , 循着召唤声即将拜访贝都因人的营帐 。 巴依特体育场是开幕式主场 , 巴依特是阿拉伯语???(家)的音译 。 体育场濒临红海 , 位于沙漠和海洋交接处 。 卡塔尔是一个半岛国家 , 国土由陆地向海洋延伸 , 三面为大海包围 , 像极了波斯湾中的一只珍珠贝 。 在历史上 , 卡塔尔以出产珍珠著称 。 从高空俯瞰巴依特体育场 , 在灯光照耀下的体育场如同珍珠贝里的明珠 。 巴依特的设计灵感来源于贝都因人的帐篷 。 贝都因人专指过游牧生活的阿拉伯人 , 他们在地面撑起树枝 , 覆盖由骆驼绒编制而成的幕布 , 这是最为简易贝都因帐篷 。 阿拉伯人一般在背风处扎帐篷 , 支撑柱由内而外倾斜插 , 使帐篷顶形成一定角度 。 这是为了避免雨天 , 雨水流入帐篷内 , 泡湿地毯家具 。 另一方面 , 棚顶的凹陷可以集水 , 用来饮用 。 帐篷顶部和侧面可以灵活卷起 , 充当天窗和大门 。 沙漠昼夜温差大 , 白天贝都因人将侧壁卷起 , 通风散热 , 夜晚放下 , 避免温度流失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