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河南开封走出来的中科院院士,有这样一位著名的纳米生物学家


从河南开封走出来的中科院院士,有这样一位著名的纳米生物学家


文章图片


从河南开封走出来的中科院院士,有这样一位著名的纳米生物学家


开封是河南省所辖的一个地级市 , 是中原地区中心城市之一;开封位于华中地区 , 中原腹地 , 黄河之滨 。
开封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 , 迄今已有4100余年的建城史 , 素有“八朝古都”之称 , 上承汉唐、下启明清 , 有着深远厚重的“宋文化”渊源 。
尤其自宋朝以来 , 建都东京开封府 , 历经9帝、168年;大宋王朝是开封历史上和中国封建史上 , 最为辉煌的时代 , 经济文化发达、社会生活繁荣 。
当时的开封城内 , 人口达150万 , 成为当时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 也是世界上最繁华的大都市 。
史书更以“八荒争凑 , 万国咸通” , 来描述当时大宋都城开封的繁华情形;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作品《清明上河图》 , 更是生动描绘了清明时节 , 北宋东京开封城汴河两岸的繁华、热闹的景象和优美的自然风光 。
就在这样一个《清明上河图》的创作地-河南开封 , 却走出来了一位中科院院士、我国著名的纳米生物学家阎锡蕴 。

阎锡蕴 ,1957年2月出生于河南省开封市;1982年毕业于河南医科大学 , 1983年进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工作 , 先后担任实习研究员、助理研究员 。
1989年阎锡蕴在德国海德堡大学攻读医学博士学位;1994年在美国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
阎锡蕴院士是我国著名的纳米生物学家 , 长期从事肿瘤免疫学的研究工作 。
阎锡蕴院士率领的研究团队 , 主要在以下2个方面取得重要的成果:一是发现了肿瘤血管的新靶点 , 发展了肿瘤精准治疗新策略 。
二是在纳米酶催化机制及应用研究方面 , 阎院士团队探究了纳米酶的催化机制 , 实现其可控制备 , 并且拓展了纳米酶在疾病诊断、传染病监测、污水治理等方面应用研究 。

【从河南开封走出来的中科院院士,有这样一位著名的纳米生物学家】例如 , 阎院士团队发现了肿瘤血管新靶点CD146 , 系统揭示了其作用机制;并且阎院士团队还设计出相应可抑制肿瘤的治疗性抗体 。
又如 , 2007年阎院士团队在国际上首次提出磁纳米粒子具有酶的特性;随后又发明了多项基于纳米酶的“新技术” , 并将其应用在疾病诊断治疗、环境监测、农药监控、污水治理等多个领域 。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 , 阎院士团队系统地研究了CD146促进肿瘤发生发展和转移的机制 , 并制备出了靶向CD146的人源化抗体药物 , 即功能性抗体AA98 , 已经处于临床前的研究阶段 。
总之 , 阎锡蕴院士长期从事肿瘤学研究 , 在肿瘤新靶点发现和临床转化方面 , 取得了系统创新性成果;她发现的纳米酶在国际上产生了重要影响 。

从《清明上河图》的创作地-河南开封走出来的这位中科院院士阎锡蕴 , 是我国著名的纳米生物学家 。您同意我的观点吗?欢迎您在评论区发表您的观点和看法!
每天更新两院院士;如果我说的 , 正是您所想的 , 请关注、点赞、转发、分享、收藏朱萧俊说健康!

    推荐阅读